美國作家威廉·楊格曾說,“一串葡萄是美麗、靜止與純潔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壓榨后,它就變成了一種動物,因為它變成酒以后,就有了動物的生命?!逼咸丫圃谝构獗姓凵涑鰜淼墓鉂?,可能是和靈魂最接近的一種光澤,它的魅力在于能夠調動起人們全部的感覺器官。正如法國人常說的一句話,“上帝賜予葡萄,我們用心智把它變成人間佳釀?!闭驗槠咸丫剖怯眯闹轻劤傻?,所以,才會有更多值得我們品味的東西在里面。也許,葡萄酒是有生命的藝術品,因為只有葡萄酒,才沉積了那么多的歷史文化、人文精神,抒寫了那么多的澄澈醇香柔美的故事,美文伴隨著美酒一起令人齒頰留香。
澳籍華人吳植輝創辦紅酒大使會館(OWINE)。該清吧甫一推出,城內某著名餐飲集團的老板“輝仔”便找上門來?!拜x仔”喝到一瓶1999年份的澳洲赤霞珠后,覺得口感不錯,但仍然不服氣吳植輝的評語:“澳洲酒和老世界的法國酒比起來,不僅不遜色,某些單晶還要出色許多。”“輝仔”即刻吩咐保鏢驅車前往他的私人酒窖,拿一支法國勃艮地酒區出產的1982年份的赤霞珠過來。在逐一品嘗這兩支赤霞珠后,他不得不臣服吳植輝的葡萄酒品位了,并從此與他成為酒友。
吳植輝——這位資深洋酒客,一遇到葡萄酒愛好者,便難免技癢。這天適逢輝仔等幾位酒友在場,吳植輝乘著酒興大談特談葡萄酒經:
“在神話傳說中,古希臘最具文化含義的酒神狄奧尼索斯發明了葡萄酒,成千上萬的女性對其崇拜得幾近瘋狂。每當酒神出游,身邊總是伴著一群仙女。自從古代英勇無畏的水手把葡萄樹枝從尼羅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島帶到希臘、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再由此傳人法國并在整個歐洲推廣之后,葡萄的種植和釀酒技術在這塊土地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發揚光大。葡萄酒文化不僅表現了歐洲各民族對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歐洲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古希臘社會中的酒神家喻戶曉。那么中國有酒神嗎?”
說到這里,他有意賣了一個關子,見到在座各位面面相覷、無言以對,他喝了一口杯中1999年份的澳洲赤霞珠后,緩緩道來中國源源流長的葡萄酒文化——
“《楚辭》中的‘山鬼’是女性,有人認為她是中國的酒神?!倮筚鈳}’,是說葡萄酒已經釀成,而用葉與蔓做成女神的冠環和美服。
葡萄,我國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姚’,‘葡桃’等,葡萄酒則相應地叫做‘蒲萄酒’等。此外,在古漢語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關于葡萄兩個字的來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漢書》寫作蒲桃,可造酒,人飲之,則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飲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樣子。按李時珍的說法,葡萄之所以稱為葡萄,是因為這種水果釀成的酒能使人飲后大醉,故借‘酺’與‘醄’兩字,叫做葡萄。
中國葡萄和葡萄酒業的開始,是在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0一前88)。漢武帝建元年間,張賽已經從西域引進歐亞種葡萄并釀造葡萄酒。因此,葡萄酒在中國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緩慢的發展過程,葡萄酒應是中國‘土酒’,而不是‘洋酒’。
李白,又稱‘詩仙’、‘酒仙’,素有‘斗酒詩百篇’的名聲,十分鐘愛葡萄酒,甚至在酒醉奉詔作詩時,還忘不了心愛的葡萄酒。他在《對酒》中寫道:
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妲己、褒姒之美艷如毒酒,貂禪、西施、楊玉環的美如注入了慢性毒藥的酒,而昭君、蔡文姬宛如一杯香醇的濁酒。昭君的悠悠懷鄉之情和文姬血淚斑斑顛沛流離的經歷,猶如經過長時間釀造,各種真情聚集,發酵、發酵,成為醇美的酒。這樣的酒是容易讓人醉的。它的美不只是外表,它會觸動心靈中最軟的那根琴弦,讓人想到落花飄零在水上,紅顏如落花隨流水的悲涼。讓人為之惋惜,為之心痛,卻又無能為力……”
OWINE主人的訴說無法不撥動聽者的懷古幽思——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斟上一杯葡萄酒,似那秋天的楓葉,飄悠悠。
又有誰沒有經歷過葡萄酒所帶來的深層愉悅呢?任何人都有過需要平息的悔恨,需要回想的記憶,需要消除的痛苦,這一切最終都曾乞靈于那個藏在葡萄樹纖維中的神奇的上帝。由內心的陽光所普照的葡萄酒的表演是多么壯觀啊!人從它身上獲得的第二次青春是多么真實和熱烈啊!然而,它所帶來的叫人震駭的快感和刺激性的狂喜,又是多么可怕呀!即使是一個平時有點刻板的女人,在葡萄酒的催化下,也會變得生動起來,喋喋不休的燕語鶯聲,再加上裊娜娉婷的肢體語言,都使得沾了葡萄酒的女人顯得分外嬌美。
出身于澳洲金融界的吳植輝,之所以萌生創辦這家清吧的念頭,也源自他海外多年上流社會的生活熏陶。那些年,他因工作關系所能接觸到的全部是商界精英、政界名流,也可謂“談笑皆名流,往來無布衣”了。上流社會的社交應酬將他培養成了一名資深洋酒客。在多年洋酒的滋養中,他學會了品酩自己繁花似錦的人生。他常常將葡萄美酒比作杯中美人來欣賞,來品味。如今,他的那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太太剛剛為他生了第3個小孩,卻依然青春依舊、貌美如花。也可謂“醇酒美人兩得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