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原腹地的逍遙鎮,在明清之際已經是接連沙河、穎河的重要碼頭,商業繁茂、舟楫云集,在經濟軍事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當年的日軍曾經在此駐扎了一個憲兵隊。
時下在全國享譽盛名的胡辣湯就是起源于逍遙鎮,當時在鎮上數十家胡辣湯攤點中,名氣最大的一家姓王,回民。王掌柜挖掘研究祖傳中藥配方,讓胡辣湯走向了大眾化,大商富賈愛其細膩醇厚,滋補強身,平民百姓戀它湯鮮肉厚、實惠充饑。而王掌柜賣湯又自有其過人之處:他和打雜的活計都是頭戴潔白的禮帽,身上的衣服都漿洗得干干凈凈;大桶里的洗過的餐具在盛湯之前一定再過一遍凈水;碗、碟、羹勺全部是景德鎮瓷器,花色不同不用,有裂紋缺痕不用;無論客人貧富,盛好湯后,王掌柜拿抹布擦凈碗邊,必定親自端去;而他手里的抹布一會兒一洗,任何人不能亂動。加上他為人實在,處事大方,許多人跑幾十里路來逍遙鎮趕集逛會,并不是要買什么東西,而是惦念著來喝王家的兩碗胡辣湯。一時間,王家聲名遠播。而四方群眾又不知道他的大名,于是便稱呼其為“逍遙王”。
日軍憲兵隊長佐木喝過“逍遙王”的胡辣湯,只覺得滿身舒暢,精神煥發,大呼“吆西!吆西!”從此,他要求“逍遙王”每天早上給他們據點送一桶湯。后來怕他在湯中下毒,就把“逍遙王”拉去憲兵隊,每天燒好了湯之后,才能回去做自己的生意。
為了保住一家數口的性命,“逍遙王”萬般無奈只好半夜起床先去為佐木燒湯,絲毫不敢做半點抵抗。一天,狡猾的佐木忽然派人來“逍遙王”的攤點盛了一碗湯拿回去做比較,發現自己的胡辣湯味道重了許多,便五花大綁把“逍遙王”捆進據點,拔出軍刀,壓在“逍遙王”的脖子上,審問他是不是做了什么手腳?!板羞b王”不慌不忙地回答:“太君,這個你還不懂嗎?你這里都是用真材實料熬的好湯,味道當然要重了。我那小生意本小利薄,如果也是這樣子做法,生意還咋干?”佐木細細品味一下,自己的胡辣湯口感確實要比“逍遙王”攤點上的更好。于是佐木來了個狗變臉,笑瞇瞇地拍著“逍遙王”的肩膀,開玩笑地說:“你的,狡猾狡猾的!”“逍遙王”笑了笑,又說:“太君,我這下真功夫燒的胡辣湯,有滋補之功效,不出一個月,我保證你在女人面前金槍不倒,百戰百勝!”好酒貪色的佐木一聽這個,笑得大金牙都齜了出來。盡管如此,佐木還是不放心,每天都要“逍遙王”先喝一碗,然后才自己喝。
“逍遙王”所言不假,一個月后,佐木滿面紅光,精神煥發,尤其在對付女人方面,更是非同一般,三五個隨軍妓女輪番上陣也還不是他的對手,他便派士兵四處搶美女供他淫樂。老百姓怨聲載道,不能把佐木怎么樣,就拿“逍遙王”撒氣,他走在大街上有人當面罵他“漢奸”、“走狗”,他的攤子夜里被人砸得亂七八糟。這樣,他的生意當然也受了影響,昔日擠推不動的攤點變得冷冷清清,再也沒有人來;以往,他的湯不賣完,別人家賣的湯就沒人喝,現在是別人家的湯都賣完了,他的湯還是沒人買。到后來,生意做不成了,不得不關門停業?!板羞b王”沒臉見人,每天給佐木燒好湯之后,便躲在家里不出門。
半年后的一天,“逍遙王”一大早趕去給佐木燒湯,剛進門,就被憲兵抓了起來。佐木夜里暴斃在一名軍妓的肚皮上!日本副官懷疑“逍遙王”在湯里做了手腳。被打得皮開肉綻的“逍遙王”據理力爭:“每天燒的湯,我自己也要喝的,這你們都看到了;還有,每天一大鍋湯,你們這些人也沒少喝,怎么都沒事?再說了,要是我做了手腳,還敢來這里送死嗎?”日本副官仔細想想,“逍遙王”說得確實都是實情,關了“逍遙王”幾天,就把他放了。
其實,佐木還真是死在了“逍遙王”的手上。
原來,“逍遙王”早年研究胡辣湯的傳統配方,偶然發現在宋朝皇宮有個秘方,用此方熬湯進補,有再現之功效。因此,也深受皇族貴胄們的喜愛。秘方上有注解,靠這個配方提高性欲只是暫時的假象,身體精元損耗極大,日久必傷。“逍遙王”抓住佐木好色的特點,在這個配方的基礎上又加了量,佐木不明真相,日夜不停地折騰,不死才怪!而“逍遙王”以及副官并沒有像佐木那樣縱欲,所以最多肝火旺盛而已,并無大礙。
除掉佐木的真相,“逍遙王”一直不敢說出去,后來鬼子被打跑了,他說出來又沒有人相信,因此,“逍遙王”挨了很多年罵。六十多年過去了,疤痕早已遮住了傷痛,多少往事也在人們的記憶里塵封。知道這個舊事的人,恐怕更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