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與胡耀邦
的一次合影、會面
200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誕生90周年紀念日。
當我打開那本發黃的《海的記憶》個人相冊時,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一張珍貴的照片上:《胡耀邦與水兵在一起》。
1981年4月26日,“132”號驅逐艦??吭谥凵蕉ê\姼鄞a頭,我們水兵剛吃過早餐,正三五成群在碼頭上散步。“嘀!嘀!嘀!嘀——!”三短一長的備戰備航警報突然響起,我們已跑步回到軍艦各就各位。
半個小時后,隨著“嘟——,嘟——”兩聲汽笛聲,軍艦駛離了碼頭。果然,出航后不久,艙內擴音器里傳來了高政委的聲音,他說,今天執行的是一件光榮的政治任務,軍艦要將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從普陀山接送到渤海灣的石臼所。將近中午12點時,“132”號驅逐艦將胡耀邦送到渤海灣山東石臼所港口海面。上岸前,胡耀邦提出要同“132”號驅逐艦的水兵們合影。
合影地點是在艦首?!?32”號驅逐艦有300多官兵,每次只能照五六十人,共照了5次才照完。照相時,胡耀邦站在前排中間,身穿呢大衣,頭戴呢帽。
我是第一批照的,照完相,分隊長安排我到艦尾檢查欄桿索。檢查完后,我又跑到艦首去看熱鬧。剛走到艦首一號通道出口處,在前130主炮右側迎面碰到了胡耀邦,他是剛合完了影正在往回走。突然與他相遇,我一時進不是退不是,也不知該怎么稱呼他。
“小鬼,照了相沒有?”在我無所適從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胡耀邦竟然會主動問我。
“照了照了!”我連忙答道。
這時,胡耀邦一只手從大衣兜里抽了出來,看樣像是要和我握手,我連忙將沾滿黃油油漬的雙手一攤,示意我不能握手。
胡耀邦見狀笑了笑,又問:“干什么的?”
“帆纜兵?!蔽一卮?,怕他不明白,又解釋道:“就是艦上的水手。”
“噢!哪里人?”他又問。
“湖南!”我自豪地回答。那年代,是毛主席家鄉的人,都有一種自豪感。
“我們是老鄉呀!”他面露笑容。
正當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時,一個隨行人員扶著他走了。
我愣在了那兒。這次合影和會面,時間雖然短暫,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正君)
譚甫仁與“硬骨頭六連”
1964年初,國防部授予武漢軍區某部六連“硬骨頭六連”的光榮稱號?!坝补穷^六連”這一光榮稱號的誕生,與譚甫仁中將密不可分。
1958年,當時在武漢軍區工作的譚甫仁中將響應毛澤東“干部輪流下連隊當兵”的號召,要求到連隊去當兵。譚甫仁在下連隊時了解到:武漢軍區某部某師師長徐文禮,在六連與戰友一起摸打滾爬,跟戰友們講中國革命戰爭的戰斗故事,講戰斗英雄,講六連史和六連英雄人物的動人事跡,講解放軍的三八作風,使六連的官兵深受教育和啟發。在連長張德勝、指導員楊壽鼎的帶領下,六連掀起了堅持不懈的艱苦練兵熱潮,他們在各種艱苦條件和復雜地形中練刺殺,練投彈,練射擊,練越障,練意志。功夫不負有心人,1959年后,六連每年射擊成績總評優等,投彈成績平均達47米以上,全連有50名投彈能手投50米以上。全連六0炮手到通信兵都有一套殺敵本領,10名炊事兵有一半是投彈能手。全連有57名神槍手,連年射擊獲優等成績。而且練兵沒有一個死角,軍事、政治、紀律、戰備都過硬。
譚甫仁發現這一典型后,建議武漢軍區將六連樹為“四好(連隊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風好、軍事技術好、生活管理好)標兵”,軍區采納了他的建議。六連的事跡連續在武漢部隊《戰斗報》 刊載,引起首長與兄弟部隊的重視和關注。
隨后,譚甫仁先后5次下到六連做調查、督促、關心、鼓勵、培養、提高的具體工作。
1963年3月,武漢軍區召開了“四好連隊”、“五好戰士”和“三手”代表大會,譚甫仁代表軍區黨委,充分闡述和肯定了六連戰備思想硬、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的突出表現,號召軍區部隊積極開展學六連的活動。譚甫仁說:“學六連,就是要學習他們一切工作立足打頭仗、打硬仗、打大仗、打勝仗的思想作風;學習他們越是困難越頑強,越是艱苦越樂觀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學習他們‘革命戰士對上級交給的任務,就是剩下一口氣,也要堅決完成’的堅強意志。”
會后,由譚甫仁主持,把硬骨頭六連一切從實戰出發,苦練殺敵本領的情況,寫成報告,經武漢軍區黨委充分討論,上報中央軍委、國防部。1964年初,國防部授予六連“硬骨頭六連”稱號時,譚甫仁已調到北京工作。當他聽說六連被授予“硬骨頭六連”光榮稱號后,連說“好!好!”(徐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