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慈善》雜志社各位工作人員:
你們好!
打開2005年第6期《慈善》雜志,發現里面附贈一支鋼筆,謝謝!現在,我正用這支筆寫這封信。
讀2005年第5期《慈善》雜志上的文章——《熱淚交織的七天七夜》,知道一位名叫羅南英的語文教師身患白血病,卻無力支付60萬元骨髓移植費用。在她絕望時,寧波人用博大的農忙感動了她,一周內為她捐款60萬元。
去年12月份,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知道一個叫驍帆的少年也身患白血病,也是無力支付醫療費用。他的父親為了給他籌款治病,到街上請求眾人援助,即使有人捐給1、2元錢,他也深鞠一躬,表示感謝。
讀2005年12月30日《京華時報》報載,某個家庭的兩個孩子都患上了白血病,因為缺錢,只能對其中一個孩子進行治療。
元旦剛過,春節即將來臨。當我們歡慶元旦、春節的時候,一些人卻正在為親人的疾病無錢醫治而發愁,為親人的生命擔憂,救了一個人,就等于救了一個家庭。
“大家救一人好救,一人救大家難”(趙天群語)。治療白血病,一名患者需要幾十萬元。我個人力量很有限,一個人也救不了,但還是愿盡綿薄之力,今捐上200元,煩請雜志社的同志轉交到相關部門,作為白血病患者的治療費用。也許,這點錢只夠一個病人一天的藥費,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個人捐一、二百元無關痛癢,但是,人多力量大,大家的小小善行就可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順便說一句,2005年第4期《慈善》雜志上《白天不知夜的黑》這篇文章系抄襲作家畢淑敏的作品。
最后,祝慈善的人們身體健康,一生平安,闔家幸福。
吳長勇
2006.1.2
中華慈善總會并范寶俊會長:
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之際,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和全盟20萬各族人民向總會、范會長并總會各位領導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深深的祝福!同時,向總會及各位領導對阿盟慈善事業的發展和困難群眾的生活所給予的無私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阿盟人民永遠不會忘記:2004年5月19日,范寶俊會長、董華偉秘書長和李玉林總編輯于百忙之中千里奔波親臨我盟指導慈善工作并為盟慈善協會剪彩;2005年1月5日,中華慈善總會賀同興副會長、常寒嬰部長深入我盟開展了“慈善情暖萬家”活動,捐助15萬元,惠及500多名困難群眾;2005年歲末,中華慈善總會再次給我盟困難群體捐贈毛毯500條,輪椅30個,繼續開展“慈善情暖萬家”活動,使阿拉善這個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困難群眾又一次得到了中華慈善總會的深切關愛。
在中華慈善總會和總會各位領導的關懷和幫助下,阿盟慈善事業蓬勃發展。2004年,阿拉善盟慈善協會正式成立,各項工作積極展開。2005年,各項工作進一步向前推進,盟旗相繼建立了慈善超市,并開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動,組織實施了助孤、助殘等專項救助活動,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經過努力,慈善活動已成為阿盟社會各界割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并在構建和諧阿盟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5年,社會各界捐款物近100萬元,使阿盟許多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
中華慈善總會和總會各位領導扶貧救困、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鼓舞和鞭策著我們,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中華慈善總會的指導下,以各位領導為榜樣,認真貫徹中華慈善大會精神,努力踐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開拓進取,勇于實踐,不斷推進阿拉善盟慈善事業的深入發展,為中華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我們由衷地期盼和熱烈歡迎中華慈善總會的領導和朋友們常來阿拉善檢查指導工作!
祝中華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繁榮昌盛!
祝各位領導節日愉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200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