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初抵北京師范大學,正值夏末秋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造型獨特的主樓:方正的外形,大氣的風格,敦厚的氣質讓我肅然起敬。廣場上,北師大的標志——木鐸金鐘正對我們發出最深沉也最熱烈的聲響,雄渾的聲音在耳邊縈繞,我對這個古老的校園充滿了憧憬。
沒錯,北師大的校園在北京眾多的名校中并不是最大的,但她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景致:木鐸金鐘,孔子銅像,古典風格的圖書館,教學樓前的綠樹涼棚……無不洋溢著祥和的氣氛。沒錯,北師大的學生并不是高考分數最高的,北師大的老師也并不都是最知名的學術權威,但他們時刻堅持著自己內心的追求——他們造就了這所學校百年的輝煌,也成就了北師大敦厚淵博的傳統。
去各個教學樓的自習室轉轉吧——北師大的自習室絕對稱得上一道風景,你會發現無論何時,無論哪間教室都會被勤奮自習的同學占滿,雖然屋子擠得滿滿的,卻安靜得只聽得見翻書的微響。面對這樣的景象,再浮躁的心也會被感化得沉靜。
在北師大,你能學到的不僅僅是滿腹經綸,更有一世為人應有的品格和精神。從北師大人身上,正印證了那句古老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國際事務:木鐸中的新星
以前,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有一個思維定式:北師大,校如其名,理所當然是培養教師的學校。但是現在,北師大的發展和變化已經讓人們對她有了全新的認識——她已經從一所以培養教師為主的學校發展為一所全方位的綜合型大學。自然,北師大學子的出路也前所未有地拓寬了。如今社會各行各業的高級人才中,都少不了昔日北師大學子的身影。而國際事務專業的設立,正是北師大這種綜合轉型中一步重要的棋路。
也許剛看見這個專業的名字你會覺得陌生,這并不奇怪,它確實是個新興專業,在目前全國的大學中,只有包括北師大在內的幾個國家級重點大學才設有這個專業。但是,不要因為她的規模小而看低了她。俗話說:“濃縮的是精華。”國際事務專業應該說就是這樣一個典范。如果說每年該專業新生的高考成績在考入北師大的同屆學生中名列前茅并不算稀奇的話,那么,來看看我們的課堂吧:
在陽光穿透的寬敞教室中,講臺上,一個年輕學生正慷慨陳詞,指點國際局勢,時而嚴肅莊重,時而幽默詼諧,但是始終輕松而自信。乍一看,還真有外交發言人的風范。下面二十幾個同學聚精會神地聽著,時而速記演講中的新穎觀點,時而為同伴精彩的表現鼓掌叫好……咦?這堂課的老師呢?原來,他就坐在學生中間,和大家一起聆聽臺上“發言人”的陳述。老師不時露出贊賞的微笑,間或在演講的空隙插入幾句自己的觀點。課堂上始終保持著平等的學術交流的氛圍,和一般人想像中大學里枯燥的大課完全不同。
這是因為教我們的老師多數是碩士生甚至博士生的導師,所以他們特別強調自主學習。經常是課堂上老師先布置話題,我們就去收集資料準備觀點,再上課一起討論——這種研究型的學習方法雖然沒有老師監督,任務也并非強制性的,卻更能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一段時間下來,很多同學都驚異地發現:沒有老師管,自己的學習能力卻變得更強了,做一篇幾千字的小型論文早已易如反掌!這當然要歸功于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我們也常自豪地聲稱,自己是“本科生的身份,研究生的學法”。
別看國際事務專業成立不久,學生人數不多,但在學校中卻已經非常有名。在多次全校性的歷史政治知識競賽中,我們都能力挫群雄,拔得頭籌。記得有一次,連作為組織者的歷史系同學都驚嘆:“你們不會是事先知道賽題了吧?”這讓我們著實自豪了一陣。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國際事務,這個在古老學校中開設的新興專業,會像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朝氣和希望。
難忘外交部之行
不同于通常大家熟悉的國際政治或國際關系專業,國際事務主要著眼于國際交流等務實性活動。如果說前兩個專業主要是向外交部、中聯部等政府公務員方向發展的話,那么國際事務專業則更偏重它們所忽略的民間對外交流活動。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正越來越密切,民間國際交流、民間國際組織蓬勃發展。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前景,更讓這個系的優勢越來越得到顯現。正因如此,我們專業特別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可以說是“四分學理論,六分靠實踐”。
雖然只是大一,我們已經有了不少難忘的實踐經歷:平時家常便飯似的討論、演講,外交禮儀的實踐模擬,分組的小型辯論會自不必說,光是大的活動也可以數上一陣:我們和外語學院聯合與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師生互動,我們與遠道而來的日本教授交流,我們面向全校主辦的系列講座好評如潮……這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數參加外交部新聞發布會。
那是我第一次邁進一向覺得神秘的外交部,也是第一次聽工作人員說起外交部“外圓內方”的造型和中國外交策略之間微妙的聯系。我們在發布廳旁聽了新聞發布會,面對各國記者或敏感或令人尷尬的提問,發言人劉建超那不卑不亢氣定神閑的態度,既禮貌又堅定的措辭著實讓我們佩服。發布會結束后,我們和劉建超發言人聊天,還煞有介事地和他談論起熱點國際問題來。這不免有班門弄斧之嫌,不過劉發言人還算給面子,一直笑著夸我們是“候補的外交官”。外交部之行讓我對未來充滿遐想,對國際事務系未來的憧憬又多了一分。當然,我明白真正走好這條路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也要經歷更多艱辛。
在北師大國際事務系的生活剛剛開始,以后的路還很長,也許會有困惑和迷茫,但是我相信,只要堅守自己的信仰,終究會有屬于自己的天空。到那時,我會回到這個百年的校園,再次用心聆聽木鐸金鐘渾厚的聲響,因為我早已被她深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