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6日,我們的母親因患心機梗塞永遠的離開了人世,痛徹心扉的悲傷使我們肝腸寸斷。母親走了,但她給予我們的深深的母愛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的母親度過了78個春秋。可以說是飽經風霜,德高望重。母親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于一身,知書達禮,善良賢惠,是一位受人尊敬、讓人熱愛的賢妻良母。多年來,母親那深厚博大的母愛一直伴隨者我們成長。母親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母親本來是一名教師,但她為了撫養子女,毅然辭掉了工作,甘愿默默無聞地操持家務,相夫教子。母親,是您,含辛茹苦把我們姐弟五人撫養成人;是您,省吃儉用供我們讀書;是您,竭盡全力幫我們一個個成家立業;是您,又不辭辛苦照看了孫女和外孫。您默默奉獻,為我們這個大家庭傾注了全部心血;你無怨無悔,看到子女們事業有成、生活幸福就格外歡欣。您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我們為有您這樣的母親而驕傲。
母親操勞一生,奉獻一生。她節儉,從不亂花一分錢;她勤勞,從不閑著。文革時期,由于父親下放到農村衛生院工作,剛強的母親便挑起了全部的家庭重擔。種園子、挑水、喂豬、養雞、做衣、做飯,撫養我們成長、督促我們學習。記得我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母親一針一線做的。多少次看到母親瞇縫著眼睛在縫補衣服。雖然孩子多,家庭困難,但母親總是讓我們穿戴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去上學。那時細糧少,她就粗糧細作,給我們用三合面貼出的大餅子香噴噴的,她做的抿曲子(一種用玉米面壓的面條)大家都搶著吃。記得我們很少買菜,吃的都是母親起早貪黑在菜園種的各種青菜。母親就是這樣節儉著過日子,把省下來的錢給我們買書買本和筆,給我們交學費。是她的辛勞給了我們健康的體魄、是她的節儉供我們完成了學業。改革開放后,父親落實政策回到城里,作為高級知識分子,他的工資也漲了許多,家里的生活好了,孩子們都陸續長大了。可是母親依然省吃儉用,從來把好吃的讓給晚輩,剩飯自己吃。外出連一瓶礦泉水都舍不得買。父親退休后,老兩口回了一次河北老家。在北京,他們大包小包給子孫買回了衣服、鞋子和北京特產。母親還精心為早已成家的三個女兒、兩個兒媳每人挑選了一枚沉甸甸的金戒指,卻未給自己買一樣東西。
母親一生都是為了子孫后代,唯獨沒有自己。五個子女都結婚后,母親本來可以和父親享享清福,但她又幫我們照看了下一代。母親一直沒有擱下做飯的擔子。只要能動,她就要做好飯菜等著孩子們下班。還要照看孫輩,教她們看圖識字背唐詩。但她從不說累、從無怨言、從不求回報。前幾年,為了幫助兒子致富,并培養他們勤勞的品質,父親出錢養起了鹿。于是,每天清晨,無論寒冬酷暑,年已過七十的母親都要端著料筐或水盆喂鹿,她是想讓兒子多睡一會、怕兒子累著呀!拳拳慈母心,可昭日月啊!我們給她買的糕點、水果她都留著給孩子們吃。給她買的衣服也舍不得穿。直到母親臨終前的幾天,她已經吃不下多少飯,但在我們的再三勸說下,她終于吃了一個雞腿。她說,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吃的雞腿。聽此言,我們的淚在心里流啊!這就是我那一心為子孫,從來不為自己的老母親!如今,她照看過的隔代人大的已經大學畢業,最小的孫女已經十四歲要上初中了。她常叮囑她們好好學習。說要看著她們一個個考上大學、長大成人才走。可是……
母親非常善良,無論是對家人還是對外人,都是那么和藹可親。這么多年來,她不但對我父親恩愛有加,而且對我們姐弟和晚輩從未打罵過。她的好脾氣、她的善良賢惠在左鄰右舍中、在親朋好友中是出了名的。她熱心助人,在照顧我們的同時,還無償地照看鄰居家的孩子,幫助別人做衣服,從不要報酬。她種的青菜、她養的花經常無償的送給鄰居和親朋好友。誰家有困難,她都熱情相幫。有的給錢,有的給物。人們都稱她是大好人。
親愛的母親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使我們終生受用。她慈祥善良、為人寬容、勤勞節儉、知書達禮、樂于助人的崇高美德我們要永遠繼承下去,代代相傳;她那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深深的母愛永遠留在我們心中!在天堂的母親啊,我們永遠想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