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用半年時間走過了大型汽車企業10年走過的路,創下中國汽車工業生產速度新記錄。”這是兩年前業界對成立不久的北京現代的評價,“現代速度”從此誕生。兩年之后,北京現代通過準確的定位、卓越的產品、靈活的營銷策略,將“現代速度”演繹為令人嘆為觀止的“現代效率”。2005年,中國車市依舊咋暖還寒,北京現代卻延續了過去的輝煌:在2004年一舉從排名第10躍升5強之后,又以233668輛的銷量,乘勝躍入4強。

北京現代的成功不是偶然,在其背后,質量改進方面的飛速進步無疑起到最為關鍵的作用。一方面,北京現代依托韓國現代汽車這一成功提升品質的大平臺,獲得很高的起點;另一方面,北京現代在質量改進上把拿來主義和本地化要素成功結合,從而鍛造出最適合中國道路和消費者需求的高品質汽車產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
上個世紀80年代,韓國汽車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消費者留下的印象不好,一度以價廉質次聞名。但是,隨著現代汽車新會長鄭夢九上任,推行一系列的質量改進和創新之后,這一留給人們根深蒂固的印象得到徹底的改變。調查顯示,從1998年至2004年間,現代汽車的質量提升了62%,而行業平均水平僅為32%。
現代汽車天翻地覆的質量改進,來自于新會長不惜一切代價的“品質經營”策略。他第一次把金融領域的“不良率為零”的原則引入到現代汽車的品質提升計劃中,把品質當作壓倒一切的重點。為此,現代汽車組織了由設計師、研究員、生產車間負責人組成的共同委員會,共同探討新車型的設計。同時,為提升品質,現代汽車還持續地增加投入,目前現代汽車的研發費用與1999年相比增長了110%。現代汽車構筑品質改善系統,在生產工廠、研究所、供應商三者之間建立電算系統,對設計品質狀況適時進行分析,使汽車品質可以得到即時改善。經過7年和數百萬輛汽車的經驗積累后,現代汽車終于與行業領先者處于同一質量等級上。
作為現代汽車和北汽控股聯合打造的合資汽車品牌,北京現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起點很高。北京現代引入的產品包括伊蘭特、索納塔、途勝和NF御翔等,都是現代汽車最為成功、暢銷的產品,在技術和品質上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獲得過諸多國際大獎;其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更保證了在質量品質上的后發優勢。
結合本地特點改進質量
拿來主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是北京現代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只有把這些先進的理念經驗,與本地特點如中國的道路狀況、汽車工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消費者的需求特點充分結合,才能在汽車質量品質上做到讓中國消費者真正滿意。為此,北京現代一方面充分吸收和借鑒現代汽車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本地特色,在質量提升上獲得長足進步,從而擁有了國內汽車生產廠中最高效率的生產線,最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

目前,北京現代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貫穿整個汽車的生產過程,并豐富了嚴密的本地化檢測。北京現代每一款產品在開發階段,都要經過反復的論證和試驗。開發后的產品還必須進行符合中國道路、環境、燃料和顧客使用條件的改進,實施10萬公里的行走、酷暑、高寒、沙漠實車耐久性試驗。只有所有指標合格后,設計的車型才能正式投入生產。
在生產方面,北京現代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設備和高自動化率的生產,目前工廠的機器人有420多個,車間自動化基本上達到了100%,自動化率遠遠高于其他轎車企業。這使得整個加工過程更加精密和可靠,為產品優良品質提供了卓越的硬件保障,使整車的品質和安全性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產品的制造過程中,每個工位上的工人同時也是一名質量檢驗員,對所在工位上的產品質量進行針對性的自主檢查。除此之外,北京現代還有專門的質量檢驗員,采用精密的檢測儀器進行層層質量把關,之后進行行走試驗。整車下線后,工程師還對所有車輛進行整車檢測,確保完全合格的產品才能駛出車間。在車輛被裝車運走之前,還需由銷售部門的檢測部進行終檢。即使產品賣到了市場上,工廠還要不斷接收來自用戶和經銷商的信息反饋,以對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的質量進行監控,便于進一步完善。
除了設計、生產外,良好的供應商體系也是北京現代品質的保證。北京現代選用包括德爾福、偉世通以及米其林等世界知名廠商并且品質已經得到市場證明的廠商做合作伙伴,并引入供應商競爭機制,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品質檢測,確保現代汽車所有部分都符合國際標準。

由于在設計、采購、生產、檢驗等環節上嚴把質量關,北京現代鍛造出經得起消費者檢驗和值得信賴的汽車產品。旗下的伊蘭特、索納塔、途勝、NF御翔等憑借卓越的質量而成為各項大獎青睞的明星,并贏得了消費者和市場的一致推崇。持續的質量進步,不僅徹底改寫了韓國車給國人的不良印象,賦予韓國車以“價值與品質完美結合”的新內涵,也使北京現代3年實現三級跳,從優秀走向卓越,成為一個活力無限的新興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