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夏時節(jié)的一個夜晚,躺在安閑而舒適的床上,我閉上雙眼,想著家鄉(xiāng)金黃色的小麥,朦朦朧朧地漸人夢鄉(xiāng)。忽然從窗外傳來“咯咯咯”的一片蛙聲,將我從夢中驚醒,就再也睡不著了。我睜開雙眼,舉頭望著明月,窗外月光如洗,我便集中聽覺功能,細(xì)細(xì)聆聽著此起彼伏的蛙聲。
那一片又一片的蛙鳴聲,時而如千軍萬馬戰(zhàn)鼓一陣緊似一陣,時而如涌潮一浪高過一浪。就象這時的我,好像正在拜讀唐代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中描寫的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面,使我思想的羽翼穿越時空,時而又變得低呤淺唱,如松下?lián)崆伲孪侣牶崳盐規(guī)У搅怂未抉R光“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的詩情畫意之中,胸中充盈著一片文心和雅韻。蛙鳴就像一首合諧優(yōu)雅的鳴奏曲,給我歡悅,令我陶醉。
那一片又一片的蛙鳴聲,既浪漫又抒情,既奔放又瀟灑,既層次有序,又此起彼落,既激越高昂,又舒緩自如。蛙鳴聲中云朵溫柔,星送秋波,清風(fēng)歡快,田野披錦繡,莊稼添新綠。蛙鳴是自然界不可多得的田園交響曲,是淳樸的鄉(xiāng)村音樂。時斷時續(xù),停鳴有度。也許它們時而仰望夜空引吭高歌,時而忙著捕捉蟲子補(bǔ)充能量。悠揚(yáng)的蛙聲把我?guī)Щ毓枢l(xiāng),帶回金色的童年。
記得我七歲那年,家里墻壁上貼了一幅名畫,題為《十里蛙聲出山泉》。畫中有十多只小蝌蚪,還有一只大青蛙,當(dāng)時我看不懂這幅畫的寓意,便向站在我身旁的爸爸求教。爸爸仔細(xì)看了一會兒后,根據(jù)這幅畫的構(gòu)意,編了一首兒歌,邊笑邊朗誦給我聽:“小蝌蚪,小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在哪里,來了來了我來了!來了一只大青蛙”。聽著他瑯瑯上口的兒歌,我聽得入迷了……歲月的長河,越流越遠(yuǎn),唯有童年的這一幕,總是使人難以忘卻,那動人心弦的田間蛙聲、畫中的蛙聲,已化作一串串美妙的旋律。深深地回響在我的腦海里。
那一片又一片的蛙聲,仍在鳴奏著,時而獨(dú)唱,時而對唱,時而合唱……從廣闊無垠的農(nóng)村,唱到郊區(qū)的池塘。宋代詩人辛棄疾曰:“稻香十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其意境之美,妙不可言。
在這初夏的夜晚,雖然我并未聞到鄉(xiāng)村的稻花香,但我想咯咯蛙聲過后,將會是一個五谷豐登的好年景。我從心底里贊美:啊!我可愛的故鄉(xiāng),啊!我美麗的家園。
蛙聲伴我長大,蛙聲送我遠(yuǎn)行,我的快樂和蛙聲緊緊相連在一起。雖然我已遠(yuǎn)離魂?duì)繅艨M的故鄉(xiāng),但一聽到夏夜里窗外清脆婉轉(zhuǎn)的蛙聲,恍如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頓時感覺心舒飄然,神清氣爽,一切煩惱和憂愁,都拋到了九霄云外。雖然今年我已七十有九,但耳畔還響著童年的蛙聲,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個天真活潑的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