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國際工人階級自己的節日,在這一期里,做一點關于“工人”、“工會”的主題文章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何況歐洲的工人,特別是法國,現在鬧騰得正歡著呢。所以,我們這一期的主題文章是:“西方的工會有力量!”
我們在這里用“鬧騰”好像有點不以為然的意思,其實是有一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在。不管怎么樣,我們去看一看,在當代西方,當工會制度已經成為西方體制一部分的時候,工人階級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總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在本期的主題文章中,經過盛立中先生的細心梳理,我們看到:現在的西方工人階級已經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工人階級了:他們的“革命性”已經蛻化為“保守”;他們已經從“資本主義的掘墓人”變成了現有西方福利制度的“守墓者”;在很多時候,西方工人階級所努力爭取的,不是為了“解放自己”,而是為了獲得“被資本家剝削”的權利,甚至為了爭取“被剝削”的權利,一個國家的工人不惜對另一個國家的工人大動肝火,反目相向。
這真是讓人想不到的事。
過去,當工會還是非法組織,工人階級還沒有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的時候,工人們的斗爭一般都具有正當性,可以說他們代表著社會發展的方向,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為他們不僅想解放他們自己,還夢想著最后解放全人類。但是很多時候,工人的抗爭卻總以悲壯告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上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工人領袖,他們最后都是失敗的英雄。過去,我們常常說“英雄的五月”,這些五月里的“英雄”多數是從工人階級里面走出來的,當我們歌吟“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染紅了烈士的鮮血”的時候,這些鮮血也多數是工人階級的鮮血。然而,他們雖然失敗著,但他們的鮮血卻推動著社會一點一滴的進步吧。
現在,因為工會可以把“選票”組織起來,在現有西方政治結構下,西方的工人“牛”起來,真正有力量了。他們的抗爭也當然是合法的,而且多數時候總是以勝利告終。但是,我們怎么就感受不到這種合法狀況下的“正當性”呢?我們怎么總感覺他們的抗爭目標是那么的狹隘和滑稽,只看到對個人利益的算計而看不到對整個社會發展的責任呢?工人階級的崇高感到哪里去了?西方的工人階級還是最先進的力量嗎?
這真是極耐人尋味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