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德國瓦爾特手槍,只要是對槍械略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枴ね郀柼匚淦髦圃鞆S和其他傳統的德國武器制造廠一樣都源于德國圖林根州,該州早在 1953年就建立起了第一個槍械行業協會。早在1886年秋,卡爾·瓦爾特就創建了日后成為卡爾·瓦爾特武器制造廠的小作坊。剛開始,作坊非常簡陋,只有一臺腳踩式車床、一臺虎鉗和一座鑄爐。那一年他年僅28歲,便和一個學徒開始了槍械制造之旅。
卡爾最大的興趣就是研制自動手槍,這在當時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新技術。瓦爾特家族在這一領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特別是弗雷特茲·瓦爾特在這一技術上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特長。1908年,他們制造出第一支自動手槍,即6.35mm口徑的瓦爾特M1手槍,在一戰中差不多每個德國軍官都攜帶了這種手槍。隨后幾年里又生產過與M1相類似的另外四種型號的自動手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瓦爾特又研制出了9mm巴拉貝魯姆軍用手槍,即M6手槍,然而德國皇家衛隊并不滿意9mm手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因而M6手槍總共生產不到一千支。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卡爾·瓦爾特武器制造廠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當時其雇員已經達到500多人。1915年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卡爾·瓦爾特辭世,他的幾個兒子繼承了他的事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手槍口徑不得超過8mm,槍管長不得超過100mm。于是弗雷特茲·瓦爾特開始研制一種全新結構的手槍,新槍于1929年推出,并定名為警用手槍(Polizei Pistole),簡稱PP手槍。這支外觀圓滑的單/雙動手槍在警用與民用市場極受歡迎,而這也是自動手槍首次使用雙動發射機構,對后來自動手槍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瓦爾特在1930年又推出了PP的縮小型PPK(Polizei Pistole Kriminalbeamte)手槍。這種緊湊型手槍隱蔽性好,非常適合便衣警察使用。當納粹黨人在德國當權時,外觀充滿現代感的PPK手槍極受納粹黨領導人的喜愛。深受大家喜愛的007系列影片和小說中男主角詹姆斯·邦德隨身攜帶的就是一支 PPK手槍。
二戰前土耳其與匈牙利仿制此槍,并且法國向瓦爾特公司取得了制造合約。二戰爆發后,PP手槍除配發警察外,也成為軍官配槍,而PPK手槍則由高層軍官佩帶。1945年,蘇軍包圍納粹帝國首都柏林,希特勒見大勢已去,在地下堡壘中舉槍自盡,他所使用的就是瓦爾特特制金質PPK手槍。二戰后,PPK手槍廣為各國的情報機構所采用,如美國中情局 (CIA)、英國的MI-5、MI-6與空降特勤團(SAS)、德國的GSG-9特種部隊與以色列莫薩德(Mossad)情報單位等。同時蘇聯以PP手槍的結構為藍本,制造出馬卡洛夫與PSM自動手槍。雖然PP與PPK手槍發展至今已有七十多個年頭,但它們仍是小型手槍的經典之作。這兩種手槍及它們的變型槍現在還在瓦爾特武器制造廠及其他輕武器制造廠家生產。
1930年代早期,納粹德國國防軍開始尋求價格昂貴的P08手槍的替代品。瓦爾特在1934年推出了PP手槍的加大型號MP(Militaerische Pistole)手槍,但是納粹政府對這種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的手槍不感興趣。1937年,瓦爾特制造廠研發出了擁有多項專利的新型AP手槍 (Armee Pistole)。該槍采用槍管短后坐式自動方式,卡鐵擺動式閉鎖機構,發射裝置與PP手槍上的雙動發射裝置類似。然而令瓦爾特制造廠意想不到的是,納粹德國國防軍因AP手槍采用內置式擊錘而拒絕了此槍。
瓦爾特公司的槍械工程師們又重新設計了一個外露式擊錘的AP手槍,并重新提交給國防軍,該槍于1938年經過軍隊試驗后,又做了一些減輕質量等微小改動后正式被接受并命名為P38手槍。該槍槍管長124mm,采用雙動發射機構,單排8發彈匣供彈,手動保險位于套筒左側,設有空倉掛機,彈匣扣位于握把底部。
P38完全不同于當時的勃朗寧M1911手槍以及FN公司的P35手槍,是當時最優秀的軍用手槍之一,被多個國家用作制式武器。
1939年,第一批P38手槍正式提交給裝甲部隊。二戰中瓦爾特武器制造廠大量生產P38手槍,從1941年開始,毛瑟武器制造廠也開始生產此槍,1943年,德國Spreewerke工廠也有生產。二戰中P38手槍的產量超過100萬支,隨著納粹的倒臺,P38時代也就宣告結束。1945年,位于圖林根州的瓦爾特武器制造廠被美軍占領,1945年7月被轉交給蘇聯。不久瓦爾特武器制造廠脫離蘇聯的掌握,弗雷特茲帶領員工逃到西德重整旗鼓,剛開始他成立的公司只是手工生產一些計算器等產品,后來得到了獵槍與運動槍的生產許可。1951年,該公司開始生產銷售由弗雷特茲設計的LG51型氣槍,當時的瓦爾特武器制造廠仍然擁有PP及PPK手槍的技術專利。1952年,瓦爾特在法國的工廠得到PP和PPK手槍的生產許可,不久又得到了P38手槍的生產許可,于是戰后法國軍隊也順理成章地換裝了數萬支P38手槍。
1953年,瓦爾特在德國西部的烏爾姆新建了一個機械工廠。1955年西德恢復主權,聯邦德國國防軍需要一種軍用手槍,經過多方比較后還是決定采用P38手槍,于是弗雷特茲對戰時的P38手槍做了部分修改,套筒座由鋼材料改用硬鋁材料,擊針亦有所改進,隨后被命名為P1手槍。這種手槍在聯邦德國及奧地利服役長達數十年,并大量出口到歐美其他國家。現在瓦爾特公司還在生產商業性的P1手槍,槍上有“P38 Cal.9mm”字樣。
為滿足西德軍警提出的手槍應具有高度可靠性與安全性的要求,瓦爾特公司在1979年開發出P5手槍。此前,為滿足警方需求曾將P1手槍槍管縮短成為P4手槍,當德國軍警又提出新的需求后,瓦爾特公司則以P1手槍為基礎,改進了保險系統而發展出P5手槍。 P5手槍采用與P1手槍相同類型的閉鎖機構與自動方式,只是套筒改為全包覆槍管的形式,而P5手槍與P1手槍最大的差異主要有下面幾點:一是加設擊錘釋放鈕,當擊錘處于待擊狀態時,只需按下此鈕,擊錘即回復原位,能防止因扣動扳機釋放擊錘而發生的走火意外;二是在擊錘的打擊面上加工了一個安全溝槽,可防止擊錘部位遭重擊而走火;三是設有不閉鎖保險,如套筒未完全閉鎖則無法扣壓扳機。P5手槍可視為P1手槍的最后改良型,它省略了P1手槍上的手動保險,提高了開火及時性。一般手槍的拋殼窗位于右側,而P5的位于左側,所以當慣于用右手的射手射擊P5手槍時,常會被拋出的彈殼擊中臉部。該槍還有緊湊型及長槍管型。
P5手槍射擊穩定性差,且射擊時槍口偏向右上方跳動較大,而一支優良的手槍,射擊時槍口應該向正上方跳動。槍口的上跳方向與幅度,是國際上評定一支手槍性能優劣的重要依據。P5手槍的射擊穩定性差,可能是由于槍管過短,原P1手槍的槍管長度為124mm,而P5手槍的槍管縮短為 97mm,當彈頭出槍管時,槍管內膛壓仍然很高,使后坐力較大,而減小后坐力,則要完全依靠復進簧力來抵消,但該槍左右兩根復進簧的彈性系數較低,并且活動行和較短,故無法有效降低后坐力。勃朗寧手槍的閉鎖原理雖然歷經了一個多世紀,但依然是設計主流,于是,1988年瓦爾特終于又推出了一支全新設計的手槍,稱為P88手槍,該槍舍棄了瓦爾特公司應用長達50年的獨特閉鎖原理(卡鐵擺動閉鎖),而改為采用勃朗寧手槍閉鎖方式,即槍管偏移式閉鎖方式。P88手槍終于回歸設計主流,采用了類似西格手槍的改良式傾斜槍管凸緣閉鎖機構,其制造與加工簡易。該槍采用與勃朗寧HP手槍相同的大型復進簧,能有效降低射擊時所產生的后坐力。P88手槍沿用了P5手槍的擊錘安全設計,擊針與擊錘打擊面不對正,即使擊錘偶然向前回轉,也打不到擊針,這是一種內置式保險裝置。該槍無手動保險,左右兩側裝有待擊解脫桿和彈匣扣,方便左右手使用。P88在1996年停產,取而代之的是P88緊湊型。P88緊湊型與P88相比,除了在尺寸與質量上有所減小外,沒有大的改動。
瓦爾特作為一個家族式的企業走過了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后,在1993加入了全球化集團Umarex公司,開始了現代化的經營管理,這也標志著瓦爾特公司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瓦爾特從1994年開始研制新一代手槍,兩年后其最新的P99 手槍以其出色的性能及外觀對世界手槍市場發起了強力沖擊。關于P99手槍,《輕兵器》已有多篇相關文章進行過詳細介紹。1999年史密斯-韋森公司與瓦爾特德國公司聯合成立了瓦爾特美國公司,意欲在美國槍械市場與其他公司一爭高下。于是出現了P99的美國版SW99。最近幾年面世的瓦爾特手槍還有P99的微縮版P22手槍。該槍尺寸為P99的3/4,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雙動發射機構,發射5.6mm邊緣發火式槍彈。在安全性設計及人機工效方面與P99一樣,是一支非常優秀的運動手槍,同時也可作為自衛武器。相信以質量與創新并重的瓦爾特公司會不斷地向槍械市場推出新的優秀輕武器。
編輯/王曉西
susie@qbq.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