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大人親自布置任務,雜志社同仁全體總動員,要對整改以后的辦公環境進行一次有序、合理、徹底的“清理整頓”,要求大家就此項行動獻計獻策,以營造出兼顧以人為本、便利業務流程、展示企業經營理念、文化于一身的現代化辦公環境為目標。丁丁把管理學習應用實踐,從辦公環境管理角度提出自己的小小建議。
環境管理“效率觀”
建筑師通常關注的是外形的簡約和結構的安全;設計師總是醉心于色彩的協調、材料的質感;而作為辦公環境的主人,管理者們必須從業務活動的需要出發,充分利用環境所賦予的優勢,最大化地激發、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辦公環境的合理性常常會影響流程的質量與效率。改善辦公環境,提高效率,已經成為企業健康發展的一個戰略性要素,這是企業管理研究細化的必然趨勢。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的辦公室環境布置可以創造出高效率,辦公環境能夠創造價值是毫無疑問的!表現有三:
首先,良好的環境能使在這一氛圍中工作的人們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誘導人們更為文明、更為有效地進行工作。
其次,配合信息流傳遞性和業務流程承繼性而相應配置辦公環境的設計,能夠促進信息傳遞、優化業務流程,從而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辦公環境也是企業整體形象的體現,一個完整、統一而美觀的辦公環境,能增加客戶的信任感、滿意度,創造巨大的無形環境價值。
環境管理“經營觀”
“經營”作為中國古代美術及建筑理論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一直為古代藝術家和理論家所討論。從《詩·大雅·靈臺》的“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到南齊謝赫的“經營,位置是也”(《古畫品錄》),再到清鄒一桂的“愚謂即以六法言,亦當以經營位置為第一”(《小山畫譜·六法前后》)。然此經營非彼經營,上述種種“經營”最本源的含義其實是設計。
辦公環境管理基本要點之一就是要設計出舒適、明亮、融洽、有序的辦公環境,什么樣的設計是最能體現現代辦公環境管理要求的呢?目前在國際辦公環境設計的潮流趨勢中,最值得注意的是VI在設計中的引進。VI(Visual Identity)是視覺形象系統的簡稱,是CIS-企業形象系統的一部分。辦公室環境對于促進視覺效果的作用不可忽視。管理者要有意識地將公司的形象設計運用到環境設計中去,對于公司形象的統一以及員工對公司文化的認同有良好的潛移默化的效果。
一個給人以強烈印象的辦公室應該充分將VI設計運用環境設計之中,而不是單純片面追求簡約或是豪華。基本方法:
首先,應根據行業的特征來選擇設計風格,根據行業不同,面對客戶和生意伙伴需要建立的印象不同定位,或是穩重凝練、或是造型簡潔流暢、或是不拘一格;
其次,在行業的共性之外, 要用VI設計突出個性。公司標志、標準色、標準色搭配所表達的內容是一個公司遞給生意伙伴的第一張“名片”,因此在色澤配搭上應考慮與標準色的配合問題,將標準色巧妙地融化在辦公環境的整體氛圍之中是經典之選,而且濃縮了公司文化精華的公司標志應無處不在。如果你的客戶一推開公司大門,門把手上公司的標志赫然在目;各個部門門牌上標志明顯;甚至員工領帶的圖案也由公司標志組成,煙灰缸、面紙盒上公司標志和原有圖案相映成趣,那么,辦公環境所營造出的公司整體形象,在客戶的心目中已經是揮之不去了。
環境管理“人本觀”
社會發展向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過渡,越來越重視“以人為本”,為人服務。人們既可以使外界事物產生變化,而這些變化了的事物,又會反過來對行為主體的人產生影響。因此在辦公環境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為辦公環境的使用者提供更舒適、方便的服務,使其達到生理、心理上最大限度的滿足和尊重,從而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例如:從辦公環境色彩的運用,自然光、燈光的設計,到環保裝飾材料的使用,再到辦公家具的選擇,以及空間娛樂的傾向等等都應體現出管理者和設計人員對人性的尊重。
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室內環境設計中引用的人體工程學,現代辦公環境設計從人體工程學角度研究合理的人際距離、人的私密性與盡端趨向、人的依托的安全感及從眾與趨光心理 、人的空間形狀的心理感受等,其目標是使辦公環境達到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適,實踐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以上就是丁丁總結的幾點辦公環境管理觀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啟發,使我們的辦公環境管理不只是停留在對辦公環境一般意義上的理解,而能夠認識到它更深層次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