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暫住證,可能會紿城市的社區管理、治安管理帶來一些不便。然而,城市管理者需要仔細地權衡,保留或恢復暫住證的好處是否大于廢止它可能帶來的好處。
2005年年底,沈陽市公安局向外界透露:按照省政府《關于切實做好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工作的通知》要求,沈陽市有關部門已經起草了相關規定,待相關規定、法規出臺后,“暫住證”制度將可能恢復。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消息一時間引起質疑聲一片。讓人不解的是,就在兩年多以前,2003年7月22日,沈陽市??;肖暫住證,成為當時我國戶籍管理中率先取消暫住證的城市。
沈陽市當時的做法得到很多外來工認同,然而,時隔短短兩年之后,沈陽為何又要恢復暫住證制度?沈陽市的戶籍改革在倒退嗎?
暫住證能否控制犯罪
對于即將恢復暫住證,沈陽某派出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所長解釋,暫住證取消之后,許多外來人口并沒有來辦理暫住證明卡,這導致公安機關在偵破一些犯罪案件時,破案難度增加。他說:“暫住證對治安管理和案件偵破有著一定的幫助,這是一個事實?!睋浣榻B,如果某個案件有了潛在線索又沒有實質性的證據,懷疑對象是一個外來人口,警方可以利用檢查暫住證和強制辦理暫住證的辦法獲得一些對偵破案件有用的資料。
但是他也提到,對于治安管理,外來農民工的情緒問題和城鄉差距所產生的自卑感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外來農民工在城市里掙不到錢,容易產生仇富心理,變得偏激,做出一些違害公眾安全的事情。遼寧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研究室主任張思寧也認為簡單的暫住證會導致外來農民工的責任感不足,認為自己不是城市中的一員,而強制流動人口辦理暫住證往往會導致外來民工的心理不平衡。就這個意義而言,暫住證反而是社會不穩定的一個導火索。
農民——要交多少錢
當外來農民工聽說要恢復暫住證時,立即出現了不滿的情緒。一些長期在沈陽市打工的外地農民工反應最強烈,他們懷疑:暫住證恢復后,原來自愿的“暫住登記證明”會不會變成強制執行的暫住證,會不會給不良警察提供新的謀財機會?”我們不怕暫住登記,只對收費反感,因為收費了而沒有給我們辦什么事情。對于我們來說沒作用?!边@是記者在沈陽魯園勞務市場聽到外來農民工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在沈陽市公安局的網站上,記者找到2003年7月之前關于暫住證收費的規定:“收費標準:流動人口暫住證工本費5元。”而實際情況是這樣嗎?記者在調查中遇到了一位來自江西、已經在沈陽經商十余年的黃女士。她介紹,1993年,她除了被要求辦理暫住證外,還要求交600元錢辦就業證。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05年11月底,沈陽市共登記流動人口394342人,但警方人士表示真正在沈陽這個城市“流動”的人口遠不止這個數字。僅以這個數據為例,暫住證的毛收入便是接近200萬元。2000年,內蒙古來沈陽務工的于永軍夫婦辦理了第一個暫住證,當時他們每人交納了一年449元的費用,其中包括每月37元的管理費和5元的工本費。如果按照2005年的數據計算,因暫住證而帶來的毛收入是2個億。2002年1月開始,沈陽暫住證收費大幅減少,、降為經商的每年交納65元,打工人員交納25元。如果還是以2005年的數據計算,毛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
2006年2月24日,在沈陽市戶政系統基層基礎工作建設會議上,沈陽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支隊支隊長董斌表示:新暫住證制度正在積極醞釀中。新暫住證將實現外來人口在沈陽辦理招工、駕照、工商營業執照、子女就學等相關手續時的”一證通”。一位接近沈陽市公安局的社會學者介紹,根據新的暫住證一證管理政策,公安部門承擔外來人口的登記和審驗職責,物價局將參與制定暫住證的價格。即將恢復的暫住證的具體價格現在還未公開,這筆辦證費用農民工是否負擔得起依然是個未知數。
新暫住證不是“恢復”而是“嘗試”
2003年,沈陽宣布取消暫住證制度時,實行了零收費的免費申報暫住登記制度。沈陽市流動人口可以自愿到當地派出所進行免費暫住登記,從而取得暫住證明卡,外來人員如果想在沈陽經商、從業、工商辦照、防疫、保險、子女入學以及申領駕照,就必須出示暫住證明卡。當時取消暫住證有幾個原因:一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口流動頻率加快,管理機關不可能僅僅依照暫住證來界定一個人的長期居住情況;其次暫住證是對弱勢群體的一種歧視,容易成為一些單位巧立名目違規收費的借口,三是暫住證嚴重損害了流動人口的人格與自尊。很顯然,這項舉措對外來農民工益處最大,不僅減輕了他們辦理暫住證的經濟負擔,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流動人口的自卑感。而面對人們對恢復暫住證的質疑,有關人員表示,這并不是暫住證的復辟,而是創新。
沈陽市公安局宣傳處工作人員陳先生在接受《小康》電話采訪時說,恢復暫住證“不是恢復而是一種新的嘗試”。他說,恢復的”暫住證”是一種新的形式,將以”一證通”的形式出現,集進城工作和保險等為一體,新的“暫住證”不是公安部門一家的事情,而是由幾個部門一起來做,現在具體方案還沒有出臺,所以不方便接受更深入的采訪。
沈陽市就業局外來勞動力管理部部長王道平曾向當地媒體表示,沈陽擬恢復的流動人口《暫住證》主要體現在”一證多能”上。“一證”指《暫住證》,流動人口到沈陽后,由社區暫住人口管理服務站登門或預約,登記、照相、辦證一站完成。暫住人口持證可享受招工、保險、住房貸款、購車掛牌、汽車駕照、子女義務教育等多項市民待遇和服務。
張思寧認為,暫住證應該有新的內涵,在董斌所講述的新”暫住證”的基礎上更應該賦予時代意義。她說:“應該給,灰復的暫住證一個新的名字——城市綠卡?!蓖鈦韯展と藛T在城市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就必然要得到回報。張思字認為,暫住證可以成為城市發展的數據源,這種數據源主要體現在社會福利方面。她說,這種數據源如果與農民工進城定向培訓;居住多少年后可以取得城市中的社會福利等掛鉤,將是非常有意義的。聯合城市中的相關部門,看看什么行業最缺少什么樣的外來務工人員,什么行業外地農民工最沒有保障,對他們進行培訓,給他們介紹工作,保障他們在城市建議中應該得到的權益。所謂“綠卡”就是外來人員和城市居民一樣辦事暢通,“綠卡”的宗旨是固定人員與流動人口共同建設城市,在城市社會保障中也應該同樣得到城市福利等方面的回報,而不應該區別對待。這樣一來,外地民工減少了盲目性,城市治安也會有新的氣象。
“如果說取消暫住證是一種回歸,那么恢復的暫住證就應該是一種改革,但僅是以收費為主而無其他功用則是一種倒退”,張思寧說。但到目前為止,沈陽市恢復暫住證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新的暫住證到底離“城市綠卡”還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