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一天,東北王張作霖在大帥府忙完公事,便換上便服,帶著兩個馬弁來到街上。
在一條小胡同口,張作霖看見剃頭鋪的幌子,便不由自主地摸了一下腦袋,回頭對兩個馬弁說:“走,進去剃剃頭。”
剃頭鋪的師傅是位上了年紀的人。這老頭兒見進來三個人,忙迎上去說:“三位是來剃頭的吧,請進!請進!”張作霖說:“就我剃頭,他們倆不剃。”老剃頭匠一看,知道說話的是主人,忙熱情地招呼張作霖坐下,問道:“客官您在哪里發(fā)財,以前怎么從沒見過您?”
張作霖一聽這話,皺了皺眉頭,沒吭聲。老剃頭匠見來人沒吭聲,以為沒聽清,又問了一句:“您老是在哪里發(fā)財?”
張作霖答道:“東三省,哪兒都去。”老剃頭匠一聽這話,心中暗想:這位來頭一定不小,我可得好好伺候。老剃頭匠忙把布單給張作霖圍上。又在鐾刀布上磨了幾下剃刀。他一邊磨刀,一邊說:“先生都做些啥買賣?”張作霖說:“除大煙土不販,東三省當官的,老百姓吃飯、穿衣統(tǒng)統(tǒng)包在我身上。”老剃頭匠頓時一驚,這人不是在胡吹吧?我咋就沒聽說有這么大的糧食販子、布匹商。這時兩個馬弁沉不住氣了,催促道:“我說你剃頭只管剃頭,別跟我們帥爺沒大沒小地瞎口羅 嗦!”
老剃頭匠知道這位姓“帥”的聽差不滿意自己了,趕忙拿起剃刀問道:“帥爺,你剃什么樣頭哇?”張作霖說:“全剃光。”老剃頭匠在下刀之前又問了一句:“把你的胡子也剃掉嗎?”
誰知話音剛落,只聽“啪”的一聲,老剃頭匠便挨了一耳光,老剃頭匠手捂著臉說:“你怎么隨便打人?”張作霖橫眉怒目地罵道:“媽拉個巴子,你活得不耐煩了?以后不許說剃胡子!”
老剃頭匠哪知道這人是張作霖。過去東北人稱土匪為“胡子”,他忌諱人們說他是“胡子”。
老剃頭匠忙哆哆嗦嗦道歉說:“帥爺您別生氣,都怪我不會說話!你不剃胡子,那就把你這個胡子給留下……”話沒說完,張作霖抬手又給了老剃頭匠一個巴掌。老剃頭匠被打懵了,咋搞的,剃胡子不是,留胡子也不是?今天八成是遇到地痞無賴存心搗亂來了。想到這兒,老剃頭匠扔下剃頭刀就跑了。張作霖摸摸腦袋,嘆息一聲說:“這頭也剃不成了,本想出來散散心,反倒憋了一肚子氣。”說罷帶著兩個馬弁打道回府了。
(秦冰冰薦自《幽默與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