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六要
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積淀了豐富多樣的過年習俗,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尋找這些習俗,尋找“年”吧!
迎春六要:掃、貼、請、守、拜、耍。
掃,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就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貼春聯、年畫和“福”字。
請,請灶君、財神。
守,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是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目的在于延長父母壽命。
拜,拜年,賀歲。拜年是小輩向長輩叩歲;賀歲是平輩相互道賀。
耍,耍龍燈。祈求龍的保佑,希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大掃除
·何怡婷
快要過年了,大家都忙了起來,爸爸媽媽也不例外。雖然過年的準備工作已做了一大半,但是家里還沒有進行大掃除。今天,我和弟弟就自告奮勇地要求打掃我的房間。
我和弟弟拿著“武器”,開始打掃了。“武器”是掃把、抹布和其他一些打掃工具。
我們先進行了分工,弟弟負責掃地;我呢,則負責擦東西。掃地看似簡單,可弟弟卻遇到了一些麻煩。原來,我家的木地板有了裂縫,有些灰塵就“狡猾”地“躲”在里面,怎么掃也掃不掉,怎么辦呢?我說:“用紙挖?”“不行,太軟。”“用刀挖?”“不行,挖不干凈。”“那么……”我想了想說,“哎,用刷子刷吧!”“哇!太棒了!”弟弟一只手掃,一只手刷,賣力地干了起來。我也拿著抹布擦了起來。很快,我就擦完了柜子、桌子和門,只剩擦窗臺了。我看了看,窗臺的縫很小,連小拇指都伸不進去,怎么擦呢?不擦又不行,那里最臟了。我在房間里踱來踱去,就是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于是問弟弟,弟弟眼珠子骨碌碌地一轉,說:“有了,拿些細棍扎上一塊布,用水浸一下再去擦不就行了嗎?”“對呀,我怎么沒有想到呀!”我拍了拍腦袋說。于是,我拿了十幾根棉花棒,又拿了一小杯水。我先拿一根棉花棒蘸了一下水,接著插進窗臺縫里去,來回地擦,一會兒我就把窗臺擦干凈了。
接著,我們又拖完了地板,整理好了房間,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我伸了伸懶腰,想到了一件事,就神秘兮兮地說:“弟弟,我們把房間打掃干凈肯定讓媽媽很高興,我們再給媽媽一個驚喜好不好?”“對對對,我也是這樣想的,我決定擦皮鞋。”弟弟大聲說。“好,我也同意。”我們翻箱倒柜地將所有的皮鞋都找了出來,熱火朝天地進行擦鞋比賽。我想:等媽媽晚上下班回來,我們把干凈的皮鞋擺在她面前,媽媽一定會目瞪口呆的。
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