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布鞋曾一度在秘魯打開銷售大門,當地一家公司每月可銷中國布鞋5000多打。后來,秘魯當局在1985年頒布了一項法令:禁止紡織品和鞋子進口。中國布鞋的銷售大門被關閉了。華商經過分析,發現秘魯并沒有禁止制鞋設備、布鞋面的進口,于是立即決定:出口制鞋設備和布鞋面,在秘魯加工布鞋。加工過的布鞋面,既不算成品布鞋也不屬于紡織品,善變的思路使得華商又重新打開了秘魯市場。
河北省珍極集團曾經是一家出售冷凍雞肉的食品公司,由于競爭激烈,冷凍雞銷售一直都不太好。后來,該集團的營銷部門經過市場調研,變換了營銷思路,摸準顧客喜歡吃鮮雞肉的特點,實施相應策略,向員工發出指令:“公司員工凌晨三點準時殺雞,不得有誤。”凌晨三點殺雞,待去毛分割完畢已近黎明,送達市場,顧客就能吃上新鮮雞了,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比過去賣冷凍雞時簡直就是兩種場景。如今,顧客花同樣多的錢,吃的是新鮮雞,不再是冷凍雞,日宰殺量由過去的2000只劇增到現在的7000只。(河南 陳明杰)
奇:只開一個窗口賣燒餅
在武漢市街頭,隨處可見排隊買掉渣兒燒餅的市民。可是,盡管市民排著長長的隊,但燒餅店卻只開一個銷售窗口。店內的師傅總是慢悠悠地忙活,一點也不擔心嘴饞的市民等不及,而市民也樂意排長隊,就要吃掉渣兒燒餅。
原來,只開一個窗口就是掉渣兒燒餅經營的一個策略。只開一個窗口,表面上銷售量會受阻。其實,燒餅店門前等候的顧客就代表人氣,人氣是有著連環的引力的,對其他顧客是一種引導。正因為這樣,燒餅店門前的顧客隊列越來越長,而且生意也得以持續火爆。燒餅店無疑是聰明的,這比雇來“虛擬”顧客撐門面、裝人氣來得更真實,也更有說服力。(湖北 路勇)
點評:經營之道有時也需“不走尋常路”,別出心裁的創意換來的是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