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高新技術是一個強力的助推器。而匯聚了眾多高新技術產業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則是這個助推器生產線。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國家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和聚集創新資源、發展先進生產力的有效載體,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積蓄了力量。
目前,山東省擁有濟南、青島、淄博、濰坊、威海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近年來,山東省高新區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呈現了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的良好勢頭,開發區區域競爭力日益增強。截止到2004年底,5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98家,實現技工貿收入1643億元,工業總產值1543億元,工業增加值432億元,實際繳稅80億元,出口創匯24.5億元。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濟南高新區成立于1991年,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是濟南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濟南高新區規劃總面積 83平方公里,其中總部經濟中心區33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區10平方公里,東部新區40平方公里。開發區內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西臨濟南奧林匹克中心和山東省政務中心,東接章丘龍山文化發源地,南面是蔥翠山巒,北面距濟青高速公路和濟南國際機場僅需15分鐘車程,濟南市交通主干道經十路、工業南路、世紀大道穿區而過。區內基礎設施完善,建設了現代化的實驗學校、幼兒園、居住小區,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立了投資、金融、人才交流、會展、保險、法律、公證等支撐服務體系,實行規范化“一站式”辦公。
濟南高新區規劃建設了齊魯軟件園、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出口加工區、生物醫藥園、環保科技園和齊魯機電園等八個國家級專業產業園區,區內現擁有各類企業 3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二百多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有41家,過5億元的14家,過10億元的7家。浪潮集團、力諾集團、小鴨斯威特、齊魯制藥、正大福瑞達、齊魯電機制造、山東華為通信、勝利生物、元隆生物、天辰集團、華光電子、法因數控、十方圓通、山大科技產業園先后在高新區發展壯大。濟南高新區直接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有 6萬人,碩士博士1500多人,累計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00多項,省部級火炬計劃項目300多項。2004年,規模以上企業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1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3億元,實現出口創匯6555萬美元。按科技部口徑統計,實現技工貿總收入51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24.3億元。在全國53家國家級高新區經濟指標綜合排名中位列第13位。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5月,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總面積389.34平方公里。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配套設施建設齊全。區域中心距青島國際機場僅17公里,距北方第一大港口—青島港距15公里,距青島火車站12公里。區內鋪設輸配水管線長度為79.2千米,管徑為800毫米,日供水能力為10萬立方米;已建成2座10KV公用站和3座35KV變電站,現綜合供電能力為16萬KVA;熱電廠可外供0.981mpa生產用氣134t/h。采暖用蒸氣(0.196mpa)40t/h,采暖負荷198MW,可滿足產業區生產和采暖要求;區內燃氣氣源為天然氣,采用中壓單級管網的供氣方式,輸氣、配氣表壓為0.35mpa。在通信設施方面,已建成完善的通訊網絡,可提供包括移動通信、數據傳輸、傳真等業務在內的多項通信服務。
青島高新區高舉科技創新旗幟,不斷優化區域環境,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達到8家,孵化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在孵中小科技企業數達到170多家,3年內孵化面積將超過50萬平方米,在孵科技企業數將達到500家;成立了青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大力探索市場化運作與政府服務相結合的全新運行機制,推進了多元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格局的形成;以全面扎實推進高新區與高校院所的緊密合作為核心,著力構建公共技術平臺、中介服務平臺和投融資平臺,促進政、產、學、研、資、介、貿的良性互動,有力地推進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科技企業群體的快速發展壯大;不斷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力度,建立了總額5000萬元的科技發展資金和專門的軟件產業發展資金,以種子資金、貸款貼息、配套資金等形式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高新區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2004年,青島高新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8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85.9%;技工貿總收入620億元;工業增加值114.9億元,同比增長21.3%;區級財政收入完成11億元,同比增長21.1%;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實際利用內資33.6億元,同比增長33%;完成外貿出口13.5億美元,同比增長25%,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7億美元,同比增長37%;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185家。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總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區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風格獨特。2001年,高新區順利通過了國家ISO14001環境質量體制認證。2001年以來,平均每年投資6億多元用于配套設施建設。區內水、電、暖、交通、通訊等設施十分完善,律師事務、信息咨詢、人才交流、產權保護、金融服務等服務體系健全。
目前,濰坊高新區已建設了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現已有100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聯系入駐。光信息產業園、大學產業園、民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等8個工業園已初具規模。
區內科研機構和企業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及其它優惠政策外,還將給予更大優惠。如對生產性企業和科研開發機構,實行“無收費”政策,免收注冊、建設、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的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對進區建設的大、高、外項目,堅持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原則,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并對納稅企業給予特別獎勵。對入駐區內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的項目,由海關實行封閉監管,享受“境內關外”的待遇,在享有高新區規定優惠政策的同時,還享受進出口免稅、入區退稅、能源退稅、進料保稅、免征增值稅、優惠所得稅,以及全封閉、24小時快捷通關等國家賦予出口加工區企業的一切優惠政策。
開發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3年實現翻番的基礎上,2004年,通過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破解了土地、資金、農民安置等諸多難題,經濟繼續實現高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達到45%以上。今年1—10月份,完成技工貿總收入409億元,財政總收入1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增幅均在40%以上。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于1991年3月,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開發區,也是全國3個火炬開發區之一。開發區面積121.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5公里。開發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管理,加快基礎設施綜合配套。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0億多元,路、水、電、暖、通訊等設施完美。這里藍天、碧海和綠色相映成趣,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統一,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智慧、激情與自然融為一體。在中國高新區“二次創業”的新時期,威海高新區還將按照 “四位一體”的定位,規劃建設80平方公里的科技新城。
威海高新區具有優越的創業條件,建立了國家級創業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中韓科技孵化器,擁有專業的服務團隊,優惠的扶持政策。各類孵化器面積近10萬平方米。建立了多元化投資機制,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個性化融資服務,形成了“研發-孵化-產業化-風險投資介入-上市”一條龍的資金支撐服務體系。
優越的地理位置,一流的發展環境,使威海高新區成為山東半島的投資熱點地區之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30%以上。資金、技術來源發展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總數達到2600多家,其中外資企業280多家。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于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面積121.13平方公里。淄博高新區具有全面、完善和現代的基礎設施,建成了一批亮點工程和標志性建筑,已形成了50多公里道路交通網絡,區內水、電、氣、通訊等“七通一平”工程已完善配套,年吞吐量3萬標箱的集裝箱中轉站以及保稅倉庫、保稅工廠。學校、賓館、商住小區和一批標準廠房己投入使用,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海外學人創業園。民營科技工業園等相繼建成,金融、保險、商檢、稅務、工商、公安等服務和社會保障功能健全。高新區內人均綠地41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9%以上。
開發區具有優越的創業條件,創業服務中心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在孵企業達到117家, 2003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了規模為5000萬元的高新技術風險投資公司,目前已投資項目6個,總投資額達到4700多萬元。設立了孵化企業種子基金,促進高新技術的培育、孵化、產業形成。區內企業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漏斗收費,一條龍服務”。設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服務大廳,推行了新的企業注冊登記管理辦法,為投資者提供便捷、快速全方位服務,力爭把高新區建成收費最低、效率最高、投資回報率最好的、與國際要求的投資環境接軌的發展平臺。
為適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區相繼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新技術項目和外資進區的政策措施。降低收費標準,對重點開發領域實行“無費區”試點,在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等稅收方面,給予企業財政返還的優惠政策。高新區實行“一站式”服務,一個窗口對外,不斷簡化手續辦理程序,為進區企業提供配套和多元化服務。區內還建立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金,形成多元化風險投資機制,為企業和高新技術項目提供資金扶持、融資擔保等服務。
近年來,開發區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2004年引進外資項目達到73個,實現合同利用外資2.3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101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3.7%和56.8%;出口總額4.8億美元,同比增長41.2%。引進市外內資15億元,引進投資過千萬元的在建項目95個,總投資150.64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36個,總投資131.5億元。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高新區,先后與韓國三星、SK、美國百利高、福祿公司、PPG、荷蘭DSM等跨國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總投資3.5億元的中博先材工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引進美國PPG公司技術、投資10億元的超白玻璃項目已經投產,投資15億元的中材金晶玻纖工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美國空氣化工公司項目已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