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克萊默夫婦》
曾獲九項奧斯卡提名,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五項大獎。該片不是從家庭的美滿結合開場的,而是以它的分裂作為序幕的:一個特寫鏡頭——克制住眼淚的喬安娜那楚楚動人臉龐,緊接著,她溫情脈脈地向入睡的兒子告別:“媽媽可愛你啦,比利。”又心不在焉地收拾行裝,她在苦惱的折磨中決定離家出走了。這是她對八年婚姻生活的回答,是她壓抑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痛苦思緒的總爆發。她為什么拋夫離子?丈夫不明白,兒子不明白,觀眾也很不明白。美國家庭的破裂是司空見慣的隨意事,離婚的丈夫、離婚的妻子和孤獨的孩子比比皆是。影片的獨到之處在于,它不是用男的不忠、女的不貞之類的俗套來表現家庭之內的對壘。
2《女人40》
娥、炳與兒子定一三人是一個小康之家,居于舊樓中。樓下住了娥之家翁、家婆,家翁脾性極怪,與娥一向不和,家婆和靄慈祥,令人喜愛,但家婆忽然在家倒斃,娥等十分傷心,而家翁卻毫無悲痛之意,人們都大惑不解。乃至有一天,家翁在馬路上橫沖直撞,回家后又將肥皂當作牛油來吃。經醫生診斷,他患上老人癡呆癥。娥便負起照顧家翁之責,疲于奔命,吃盡苦頭。最后,三人都同時領會到人生的積極意義,親情的偉大和生命的可貴……
肖芳芳因該片奪得了金馬影后,電影劇情極其感人。
3《不忠》
《不忠》是典型的紐約片,大部分的外景都取材于此。本片是1969年法國新浪潮導演夏布洛爾的著名影片《La Femme Infidele》。為了將這部影片以嶄新的內涵再次搬上銀幕,劇本的編寫可謂煞費苦心,先后聘請了四位大牌編劇進行反復斟酌。僅僅是為了一個劇本,就有了400萬美元的大投入,可謂是不惜血本。先是兩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的艾爾文·薩根特完成了初稿,然后是憑借《荒島余生》(Cast Away)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威廉·布羅萊斯寫出第二稿,接著是編寫過大爭議影片《洛麗塔》、在那部影片中和導演萊恩有良好合作的史蒂芬·奇福完成三稿,最后才定稿于同樣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蘇珊娜·布蘭特手中。
4 《誰都有秘密》
電影描述了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之間發生的四角戀情,不尋常之處在于這三個女人是有著血緣關系的親姊妹。從內容來看,似乎有違背倫理之嫌,讓人感到難以接受。但電影的情節設定卻會將觀眾的這種憂慮一掃而空,三個姐妹的故事分別展開,她們雖然的的確確在爭奪一個情郎,卻不是用你爭我奪劍拔弩張的場面來表現的。導演淡化了家庭倫理的摩擦,在影片中,雖然存在著三姊妹的對立,卻不是足以推翻血緣關系的矛盾。這部電影用樂觀輕松的調子,演繹了極易給人留下非道德之印象的故事,細致入微地刻畫了女性的愛情和“性”心理,讓人能夠毫無抗拒地的接受性幽默。
5 《外出》
(《四月雪》)
《外出》是一個由劇變衍生的不尋常愛情故事。已婚的仁秀和瑞英,因一場車禍揭發配偶不忠。在這個愛恨交纏的困局里,一段不可能發生的戀情竟然萌芽,在憤怒和慌張之中,在絕望里彷徨,為背叛者成為背叛者。設身處地,他們終于體會到放棄所愛的困難和煎熬。明白了意料之外的愛情突然而至的時候猶豫和心痛。最后,他們一起外出,走向不同的結局……繼《八月照相館》和《春逝》大獲好評后,韓國文藝片名導演許秦豪獻上他的第三個愛情故事。跟前作相比,許秦豪此次捕捉了一段充滿矛盾和無奈的愛情,并帶出不倫之戀是否錯愛的反思。男、女主角分別是影迷遍布亞洲各地區的裴勇俊及“文藝電影女王”孫藝珍,他們演活了這對愛、恨、妒忌、渴望交纏的已婚男女,為觀眾帶來嶄新而與別不同的視覺與情感沖擊。許秦豪一向細膩的觸感為影片在纏綿中始終帶著一絲憂傷和哀怨,一種辛酸的唯美質感能夠蔓延到每一個觀影者的內心身處,也是本片氣質的一個絕佳注解。
6《月亮與乳房》
暮色從喧囂的世界浮上來,像宣紙上洇開的水與墨。月亮悄悄爬上枝頭,露出了女性的嬌柔和嫵媚。西班牙電影就是這般迷幻和張揚,用率直和天真的語言叩擊這個世界的道德底線。本片截取了片斷的生活卻呈現給我們藝術的幻美與華彩。這是一部描寫戀母情結的精致童話,它用淡墨濃彩著力追憶往去的童話,也用鋒刃畫法(Hard edge)描繪一個充滿母性主義的哺乳幻境。孩子阿泰對母性的乳房有著瘋狂的愛慕和崇拜,每次爬“人塔”他都會不自覺地摸薇妮莎的胸。不幸的是弟弟的出生使得他再也無法企及母親的乳房,他只能在夜晚凝視明鏡的月亮祈求一個屬于自己的乳房。無疑,女人愛絲托爾莉達的到來完美了這個愿望,孩子不僅迷戀女人的乳房,也迷戀上了這個女人,因此他認真地對父親說“我戀愛了”。多么瘋癲的語言從孩子口中出來都會顯得分外純潔和虔誠。事實上,孩子的行為更為虔誠,他對女人的愛慕只限于跟蹤、窺探與討好,他對乳房的膜拜也止限于偷去女人的Bra以及要求撫摸女人的乳房。
7《花樣年華》
本片是部十分懷舊的影片,而王家衛鏡頭下的人物總是籠罩著一層宿命的色彩,與眾多導演一樣,他十分關注這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哀,著力想體現一種人文關懷,對在新的社會環境下,二性關系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平衡,一直不遺余力地探討著。這個故事是講述六十年代香港的一段愛情故事,講一段只屬于二個人的秘密。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自己的愛人與鄰居的愛人在一起,他們很想知道原因,想知道這一切都是怎樣開始,怎樣發生的。都以為自己不會和他們一樣背叛愛情,可還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也許突然發現愛上某個人,就像你打了個噴嚏一樣是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他們在自己和家庭、道德、倫理之間徘徊,最后二個人都輸給了自己。隔著歲月的“毛玻璃”看過去,其實,現代人也不幸福,雖然這么些年去了,盡管時代發展地飛快,不管現代的愛情如何的“速食”,可我們依然還是膽怯的,依然不敢誠實面對自己,不敢把面前的玻璃打碎。
8《美國美人》
中產階級的萊斯特·伯哈姆已經活不到一年了,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么跡象。他就住在那個繁華的美國,一個溫暖而安靜的市郊,他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卡羅琳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珍妮。該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像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沒有成就,他厭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終于有一天,當萊斯特遇上了剛做完中學籃球賽拉拉隊隊員的珍妮和安吉拉時,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麗深深地打動,心中的那種久已死去的感覺好像又重新的復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開始發生了變化。也許并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幻想而變得有意義,但起碼它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種意義。
9《暖春》
該片是國產片中的超級催淚電影。影片向我們展現的是發生在八十年代末的一個偏遠寧靜的叫做芍藥村的小山村里的故事。這是一段凄慘而又美麗的動人故事:在那座高高的山里,有一個叫小花的孤兒被一位善良的老爺爺收養了。老爺爺對待小花如同親孫女一般,小花也把老爺爺的一家人當作自己的親人。她非常懂事,又會關心家人,很快就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而她的嬸娘卻不喜歡她,千方百計地要把小花她趕走。
10《木蘭花》
在山弗納多谷的一天,一個即將離開人世的父親,一個年輕的妻子,一個丟失兒子的,一個陷入愛河的警官,一個少年天才,一個被疏遠的女兒……這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的不同遭遇帶給我們五彩繽紛的故事,他們都是這部反映家庭關系的影片《木蘭花》的一部分。
通過一天生活中的一系列偶然巧合的事件,共同的空間,過去的回憶等,影片構建編織出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如何面對家庭的危機,如何面對人生的考驗,在影片中你或許會找到答案。本片是由著名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經過長期籌策拍攝完成的一部反映當代美國家庭感情世界的正劇。本片的一大亮點是著名影星湯姆·克魯斯的客串出演,他使影片產生了極大的明星號召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