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古代,儒家經義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體內容。鴉片戰(zhàn)爭以后,近代中國經濟、政治、社會倫理等各個方面發(fā)生了急劇變化,傳統教育倫理無力承載中國近代社會倫理變遷。引進西方教育倫理精神和教育制度,建立新的倫理道德教育體系成為社會變革的一種現實需要。清末,朝廷、地方及民間都開展了新的課程嘗試,但這一改造具有不徹底的歷史過渡性。
船山學刊2006年2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yè)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yè)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