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你偶爾刻薄邪惡的念頭感到羞恥。憤怒的情緒讓你知道,你最憎恨什么;嫉妒的情緒幫你確定,你到底在渴求什么;而鄙視的心態也讓你了解,你和周遭的人都有著什么樣的缺點。
有時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刻薄的女人。比如我坐在辦公室里,環顧四周,譏諷會不由自主地浮上心頭:天啊,這是我見過的最像蘿卜的小腿,她怎么還敢穿裙子?看那個中年女同事,拜托你出門前照照鏡子,穿那么緊身的上衣,贅肉被勒得一段一段的,活脫脫一個粽子……
其實,這些被我譏諷的同事與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但我的內心就是這么多事。還好,至少我沒有把這些見不得光的念頭說出來。不過,我的冷嘲熱諷還是堆積在心里,那些可怕的念頭還在膨脹,而我一向認為自己是個善良的人。所以,問題就出現了:我怎么可以解釋這些卑鄙的念頭呢?幸運的是,心理學家為我找到了理由,他們說再善良的人也會不時冒出丑惡的念頭,這不說明你是個可恨的家伙。其實,早在遠古,人性中就埋下了丑惡的種子,先祖們也是在日后的磨礪中逐漸改良人性的。后來,我發現,所有的情緒都是我內心的解碼器,它們能夠使我更容易地估量自己的景況。如果我能夠及時修正自己的話,我可以學習把刻薄變為善良,而不是邪惡。至少,做個善良的女人是我的初衷。
鄙視
場景:超市的收銀臺前排著長龍一樣的隊伍,每個人都不耐煩地等待。這時,一個拿著可樂瓶的女孩徑直走到收銀員面前結賬。排隊的眾人開始了不滿的呵斥。那個女孩只是輕輕地瞟了一眼大家,理直氣壯地說:“我只是買了一瓶可樂,很快的。”似乎一瓶可樂完全可以為她的不排隊而免責。我雖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大喊大叫,但忍不住鄙視地盯著她。
診斷:鄙視是一種特別厭惡的情緒,這是因為當事人除了做出防御性的回應之外,對肇事者毫無他法。發出鄙視的人的典型心理是:你哪有我有修養?但是,有些心理專家也提示那些經常鄙視別人的人,你很可能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意識。
轉換方程式:鄙視這種情緒有時候也能為我們服務。鄙視最有用之處就是培養人們的道德。如果有人違反了社會道德,周遭人鄙視的眼光能讓他(她)深切地感到自己的過錯,而道德也因此能得以維系。而且,對于那些胸懷鄙視的人來說,鄙視有時候也是好事,那些高人一等的情緒可能幫助一些人煥發必要的自信來保護自己免受肇事者的傷害。
嫉妒
場景:我經過一個高尚社區,看著那里的人們衣著光鮮地開著高檔汽車進進出出,他們的臉上總洋溢著一種志得意滿的神色。而他們,和我一樣年輕,卻住在如此昂貴的地段,擁有那么寬敞的公寓,開著那么漂亮的車!我惡意地揣測著他們的錢來路不正。其實,我知道,是嫉妒在作怪。
診斷:嫉妒,就是“我想要你所擁有的”,嫉妒就是貪婪。今時今日,嫉妒是個臭名遠揚的詞匯。心理學家說,嫉妒讓我們感到了自己的邪惡,感到了自我貶值。嫉妒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看到某個人開著漂亮的車,然后你想,她開汽車,我擠公共汽車,憑什么?
轉換方程式:嫉妒,是富于建設性的。心理學家認為,你可以把嫉妒看作一個信號:如果另一個人有你所想要的,那么就去追求吧。與其貶低自己或別人,不如對自己說:“看我能不能爭取得到好房好車?也許下一步要做的是貸款買套小房子,然后再立志換個高薪工作,或者開始研究彩票。”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渴求都可以轉化為奮斗的動力。比如,當一位女性被不孕困擾,盡管她想盡了辦法,卻仍然沒能如愿以償。從此,她開始逃避和那些有了寶寶的女性朋友待在一起。如果是這種情形,心理專家建議你用一本日記來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對自己妄下判斷。專家認為,把感情宣泄出來會釋放自己的心情。
吃醋
場景:老公的前女友來北京出差,他堅持要開車送她去機場。看著他興奮的表情,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痛。那天早晨,我趁著來月經,小題大做地喊著肚子疼,眼淚汪汪地拉著老公,求他帶我去醫院。他終于推掉了與前女友的約會,開車送我去看病。那一刻,我絲毫沒有得勝的喜悅,相反,我厭惡自己!
診斷:吃醋的含義就是“不要站在我和我的愛人之間”。當某個人在一種關系中要替代你的時候,你就會吃醋。心理學家說,吃醋是一種對珍視的關系面臨威脅的自然反應。
轉換方程式:當你感到自己吃醋時,考慮一下你的反應是針對別人的還是針對自己的,然后開始問自己幾個問題:你的吃醋有沒有道理?是不是他在努力讓你吃醋,好讓你更注意他?或者控制你(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需要考慮這是不是一段值得維系的關系了)?
不過你的確需要檢視一下自己的每一段愛情是不是都以吃醋告終。如果是這樣的話,吃醋可能反映出你感受不到自我價值。正如心理學家所說,吃醋的人往往過低地評價自己,他們會陷于誰更苗條,誰更白皙的狹隘比較中,其實,白皙與苗條并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愛人給他/她的打分。所以,經常吃醋的人需要停止與他人的無謂比較,要跟自己說:“我接受自己的現狀。”
無名火
場景:我正在做一個超難度的瑜伽姿勢。瑜伽的目標之一是在每一個姿勢中尋找平靜的心境,而要忽視為保持這個姿勢使用的力道。練瑜伽為的就是將那種壓力之下的優雅帶到生活中。而練瑜伽的人,往往會將瑜伽鍛煉室看作是神圣的空間,是生活怒海中一葉平靜的小舟。當我為保持這個姿勢四肢顫抖的時候,旁邊陡然響起了刺耳的手機鈴聲,無名火躥上了我的心頭:沒有人跳起來接電話,大家都像士兵一樣繼續保持著自己的姿勢。但是,我卻失控了,我站起來用不滿的目光掃視著班里的每個人,希望有人能摔倒在那個手機主人的身上,撞破她的頭。
診斷:心理學家認為,每當我們碰到障礙時,憤怒就會產生,在我們還沒來得及對那個障礙物做出反應之前,神經系統就會自動加快心跳速度和呼吸的頻率。但是,你要注意,那些所謂的障礙很少會威脅到你的生命:它們可能是一輛停在你車位上的汽車、一種不同的見解……現代人的問題是,即使我們能通過恰當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我們也經常會為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發無名火。
轉換方程式:怒氣不要輕易發作出來,因為那時你已失去了判斷能力。只有冷靜片刻,你才能正確決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也許你可以叫老師提醒每個人將自己的手機開到靜音狀態,這樣的話可以繼續享受上課的樂趣。
(責編 未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