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訓練起源于二戰期間的英國,它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達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美人格、熔煉團隊”的培訓目的。信任背摔是擴展后的拓展訓練的一種訓練方式,筆者經過試驗和整理,發現獨特創意和精心設計的該項目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青睞。于是將其“移植”到體育校本課程中后,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活動熱情超出想象且安全系數較高。現把該項目完整訓練方法整理出來與大家共享。
一、活動目標
1.訓練參與活動隊員的膽量,克服不敢運動的心理障礙,提高隊員對其他隊員(同學)的信任度。
2.培養隊員的團隊意識,提高相互協作能力和共同完成任務的效率。
3.鍛煉學生空中控制身體動作的平衡、協調能力。
二、活動特點
1.參與人數達到7人即可,多則不限(可以分成若干個組,每組的人數可以是7人、9人或11人),不受性別年齡限制,身體健康即可;適用于大中小學的各個年級。)
2.場地器材較為簡單、易置。有一定高度的平臺即可,例如乒乓球臺,桌子等;一定數量的墊子,一組1~2張即可(較為熟練的同學,沒有墊子亦可);受外界環境干擾較小,室內外均可開展。
3.參與人群熱情與興趣非常高,組織非常方便。
4.教練員(或監護員)全程參與,加強練習時的安全教育。
5.推廣較為方便,經濟投入較少,每個學校都可以推廣(有體操墊即可)。
三、活動方法(以9人一組為例)
9人一組,一位同學在臺上,其他8位同學站在臺下,分兩排面對面,手拉手站在臺子下面,下面的同學接上面背摔的同學,9人輪流上去做背摔。

1.臺子的高度1.2~1.4m(小同學適當降低,大同學適當提高)。
2.站在臺上的監護人員,可以是教練員,也可以是其他經過培訓的參與隊員。
(一)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1.摔的同學的動作要領:背對大家站立于臺邊,兩手貼緊褲縫,做直體后倒,注意放松。
2.接的同學的動作要領:抬頭、挺胸、手拉緊、腳抵住,注意力集中。注意每位拉手的同學的手要在同一個平面上,初練該項目的同學的隊伍與臺子的夾角應為90°。

1)接的同學的站位:面對面分兩排與臺子成直角站立,每人應兩腳前后站立,前腳與對面隊員的前腳相抵用上力。
2)接的同學拉手的方法:
方法一:面對面兩手前平舉,
一邊的同學掌心向上,另一邊
同學的手掌心向下,相互勾住。
(圖2)
方法二:兩邊的手相互抓住對
方的手腕。(圖3)
方法三:兩人四手成“十”相
互抓住。(圖4)
方法四:都是掌心向上,兩個
同學的手相互錯位伸到對方的
身前,但該方法是對較高難度
的隊員使用的,初練者不宜使
用。(圖5)
(二)活動組織
1.每組9位同學,臺下8位同學在下面手拉手站立,與臺上的一位要摔的同學成一條線,臺上的一位同學向下摔,摔完后下面的同學依次上去,教練應到臺上當監護,或安排其他隊員,但必須做好保護與幫助,并給不敢做的同學提供心理暗示。
2.人數較多時,可分多組用同樣高的臺子,同時參與活動,活動規定次數;也可以規定不同難度的臺子,每組在一個臺子做1~2次以后,升級到更高難度的臺子,做完規定數目的臺子即可。
(三)對于完成不到位同學的教學
1.不敢摔的同學先看其他同學正確的示范。然后等他看到其他同學確實無危險情況出現,再請他做,但在這類同學做的時候,一是要強調后倒時的身體動作;二是給予他能夠完成的心理暗示:倒下去沒有危險,下面同學保護工作做得很好等等,如果在通過心理暗示,強調動作要領的情況下,學生還不敢做,可以給他適當的外力幫助,讓他摔下去。
2.對于敢摔但身體動作不正確的同學,可以先在邊上的墊子做原地后倒動作,幫助其強化訓練向后倒的空中身體動作。
3.對于擔心下面幫助不到位的同學,可以讓他先不摔,重點是參與到下面拉手的隊伍當中讓他充分體會下面托摔同學的協作精神,等他對其他同學產生信任感后再讓他做。
(四)難度提高的辦法
1.在適當范圍內逐漸提高平臺的高度(1.2~1.4m)。
2.改變下面同學拉手的方法來加大上面摔的同學的心理壓力。
3.改變下面拉手同學的隊伍與平臺的夾角來增加摔的難度。
4.改變上面摔的同學的自身條件(捆住手腳,蒙上眼睛)讓他向下摔,來增加難度。
5.可以選擇1、2、3、4中的一種或幾種或全部達到最高難度。
通過我校對高中各個年級同學一學期的教學結果看,絕大部分學生在活動中經歷了由恐懼、怕做到成功后的喜悅體驗,他們充分感受了活動的激情,提高了自信與膽量,與同學之間進一步增加了溝通與信任,且教學過程中無一例傷害事故發生,因此這一活動的教學,更增加了我將流行的拓展活動轉化為體育教學資源的探究信心。
(江蘇省射陽職業高級中學 22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