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2005年第2期刊登了馬浩老師的《警惕當前體育課改實踐中的幾種形式主義》,《體育教學》2005年第4期刊登了劉苗老師的《也談體育課改實踐中的形式主義》,2006年第1期刊登了高勝光老師的《應重視體育新課程的有效教學》,這三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對體育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在體育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重現象輕本質、重形式輕實效的誤區,導致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低,阻礙了體育新課程更好地實施。因此,進一步探討體育教學中的形式與本質問題,對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正確實施體育新課程的有效教學具有重要的、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對“形式”與“本質”的再認識
一般說來,形式是事物的外在表象,本質是事物的內在屬性,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就體育教學而言,形式是完成本課或某一單元教學的一種方式,是表面現象。本質通過教學形式達到教學最終目標,是體育教學的核心問題。不管教學形式如何,只要對完成教學目標有益,就是值得提倡的形式,而對完成教學目標起到畫蛇添足作用的形式我們要堅決取締。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通過學知增智實現強身健體,讓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以適應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這是體育教學的本質所在。明確了體育教學的形式與本質,能更好地促進課改的健康發展,必將大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二、體育教學觀摩活動中的形式主義
當新生事物出現時,總會出現許許多多的迷惑,課改也不例外。課程改革發展到今天,教學形式可謂層出不窮,五花八門。如果不加以辨別理順,體育教學改革就有可能導致過眼云煙、華而不實。
在課程改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參加過多次的國家、省市組織的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這些活動搞得很及時。有的課的確讓來者學到了一些東西。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課越看越糊涂,越看覺得困惑越多,疑問越多。本來帶著對課改學習的滿腔熱忱而來,收獲的卻寥寥無幾。總覺得人家的“東西”咱學不來,形式上似舞臺表演、像演戲。有的老師借用地方特色項目作為國優課,如,踩高蹺、舞龍等為內容的課在全國的體育教師面前展示,追求著一種奇特的內容,其目的就是讓觀摩者有新奇感。這種民間的傳統地方體育項目真的都能引進課堂嗎?真的在某地區已經普及了嗎?而最具有代表性的體育五大主教學內容在國優課或是研討課上越來越少了!
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我們決不能丟掉了體育教學的本質,去追求什么所謂的形式。當我們覺得這堂課像表演時,我們卻不得而知為了給人們看這堂課背后花費了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或許為了這節課準備了一學期或是一年都不是沒有可能的。有的省市同一內容的評優課隨著時間的推移非但沒有改變,而且多次拿出來在全國的體育教師面前展示不能不令人心寒。再想想,這樣的教師能完成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嗎?評優課或觀摩研討課的形式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啊!
另外,評課時無論是專家還是教研員現場對做課教師大都以肯定為主,發現某一小環節好,就夸大贊揚,很少敢于正面批評。做課時暴露出的好多問題卻一帶而過。上述課程改革中暴露出來的這種怪現象,如果不認真反思尋求解決的辦法,必將阻撓課程改革健康發展。
那么,體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或是評優活動到底該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促使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健康發展?筆者根據多年來的一線教學經驗和從事教研員工作,總結出一套不盡完善的體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程序,希望得到同行和專家的寶貴建議。
三、新課程下體育教學觀摩活動應遵循的程序
毛振明、賴天德教授在2004~2005《中國學校體育》共用10期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十大關系作了精辟的論述,看過之后,受益匪淺。尤其在2005年《中國學校體育》第6期對“體育教學目標與體育教學內容的關系”作了深入細致的闡述,為從事體育教學研究的教師指明了方向。根據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結合多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認為教學觀摩活動或是優質課應遵循以下程序。
1.材料準備是前提
這是任何一項活動首先要做的事,下發材料的目的就是讓觀摩者知道具體的程序、做課老師的課時教案、單元教學設計(課程改革要想更好地實施,單元教學設計材料必須有且內容要全面,這是以前觀摩活動中沒有引起重視的材料)
2.做課之前必須先說課
說課的目的不僅是做課教師對上課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讓觀摩者對此課的來龍去脈有了深入的了解。說課的內容應有所改變,改變過去只說課的設計,不僅要說課的設計而且在說課的設計之前一定要先概述單元教學設計,這樣讓觀摩者對整個教學過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做課時才能讓人們看得更明白,評價更具有針對性。
首先說單元教學設計。說單元教學設計一般包括:
1)說單元教學主題,2)說單元教學指導思想,3)說單元教學目標,4)說單元教學目標達成所選擇的具體內容,5)說單元教學的課時安排,6)說單元教學教師都采取哪些教法、學生單元學習有哪些具體辦法,7)說單元教學的幾種組織形式,8)說單元學習過程評價方式方法,9)說單元教學過程評價指標,10)說預計達到效果。
其次才能說課。說課要詳細,突出重點。一般包括:
1)課的內容,2)具體課單元位置(這是在以前觀摩活動中時常被忽略的細節,也是評課更具有針對性的重要環節),3)教學目標,4)教師教學手段,5)學練方式方法,6)評價內容與辦法,7)預計效果等。
3.說課之后要做課
做課的重點是教師采取怎樣的教學過程、什么手段讓學生樂學以達到課時教學目標的要求。此環節是評價做課教師的關鍵。毛振明教授多次強調:沒有技術的教學不是體育課,沒有一定負荷的體育課不是體育課。我想明確了這點,體育課重點看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4.做課之后要評課
評課的方法一般包括分組或集中評。首先要明確評課重在評什么?由誰來評?一般情況下評課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上,此環節是檢驗一個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關鍵,也是考驗一個教師是否正確理解《課標》并能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的重要環節。由誰來評?一般由專家和觀摩教師共同評,切莫只由專家滔滔不絕的評。
5.下發調查問卷、收集整理問卷、反饋報告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終,好的開端要有好的結果做保證。問卷調查就是讓參與會者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收集整理就是把分散信息通過整理集中化。研討后形成的報告就是吸取各地與會者和專家的意見和觀點通過刊物發表到全國各地,更好地指導和服務于學校體育教學。
四、不是結論的結論
現在,人人都在講誠信、講和諧。搞教育也是如此,誰搞教育改革要與經濟掛鉤,改革必將以失敗告終。教學改革是有規可循的,更不能嘩眾取寵搞什么形象工程。近幾年來中國的中小學學生身體素質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讓體育教育工作者很痛心。盡管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不必一一贅述,但有些搞“形式主義”的教學改革不能不引起從事體育教學改革最前沿的領導高度警惕。只有我們每一個體育工作者都能用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踏踏實實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健康第一”才不致于“雷聲大雨點小”。
(大連市甘井子區教師進修學校1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