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是所有父母的心愿。但有時,疾病總是不期而至,讓我們感到很無奈。然而,在醫生觸及不到的細微之處,恰好需要父母發揮聰明才智:觀察孩子的日常狀態,觀察疾病的變化過程,做好疾病期間的家庭護理……孩子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色彩過于豐富→躁動不安
寶貝的房間一定要用無毒的裝修材料,家具一定要選環保而且是沒有棱角的……已經成為家長的標準。然而,如果您給孩子的房間采用了過于豐富的色彩,如把墻壁的四面或天花板涂上很鮮艷的顏色,家具、窗簾的色彩也是純度很高的顏色,這樣的搭配會造成色彩對視覺的污染。 心智還未發育健全的兒童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會變得躁動不安。
孩子的“不”,父母的“不”
不要指望孩子會乖乖遵守所有的規矩;不要突然改變日常生活規律,如果有變化的話,提前告訴孩子,并不斷提醒他:盡量不要問一些預料他會說“不”的問題;不要讓他去選擇:控制權在父母手里,而不是孩子那里:不要強迫2歲的寶寶把自己的心愛之物與人分享;如果你的要求遭到孩子“不”的拒絕,千萬不要大發脾氣;不要太苛刻,比如“必須把東西全部吃掉才能去玩”;不要把給孩子用以獲取安全感的東西拿走。
雙語學習,多一份交流的工具
在中學、大學乃至研究生時期,他們不知在英語上花費了多少心思。于是,當小寶寶還在媽媽腹中的時候,父母便開始制定英語教學計劃。在英語學習的一片誦讀聲中,有些父母也在很自然地和孩子講著英語。只是他們的目的并不是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而只是想告訴孩子:英語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一樣東西。
小寶寶也會察言觀色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心情很好地給寶寶換尿布,高高興興地哄他玩時,他會開心地笑著回應你;而當你一邊給他套上外衣,一路小跑把他送到保姆家的時候,你不用說一句話,他就知道媽媽今天心情不好,于是大哭起來!這種根據自己的行為預見其他行為的能力,使孩子成為真正的“思想家”。
乳房屬于誰
孩子出生后,丈夫們需要學會把妻子三位一體:妻子、母親和情人。這一變化的標志就是妻子的乳房的新身份。據心理學家分析說:“對這點,有時男人很難將情欲的乳房過渡到哺育的乳房,好像哺育的乳房只屬于嬰兒。”
要知道,小寶寶的到來,不僅僅會在爸爸們的頭腦中刮起風暴,在媽媽們內心掀起的波瀾一點兒也不小。
在混齡班里,老師怎樣做?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開展了蒙臺梭利教育實驗,基本上都是以混齡班的形式出現的。老師也認為,不同年齡的孩子在同一個班里并不比同齡班的孩子更難管理。相反,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可以讓孩子們體驗到兄弟姐妹般的家庭關系,對獨生子女來說,這種編班形式很好。
孕期,關注你的牙齒
在孕期,你的牙齒因為多種原因會很脆弱。首先是你需要的鈣量增加了一倍。如果你吃的食物中沒有提供足夠的鈣質,胎兒會首先吸收自己發育所需要的鈣。為此,你需要每天喝牛奶、酸奶或者吃奶酪。
其次是因為你的免疫體統會變弱。你的身體要接受胎兒這個50%來自其父親的外來者。作為補償,你對感染更加敏感,而一般感染首先是襲擊牙齒的。最后,由于你身體的血流量增加,你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這時候,一定要用柔軟的牙刷。另外,在懷孕初期和末期分別安排一次看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