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中,我側耳傾聽,聽見心泉汩汩的聲音。
南方的雨總是那么綿延多情,連風也是輕悄悄的、羞怯怯的。一陣風,一陣雨,那是江南輕柔安穩的呼吸。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仿佛一個南宋的女詞人在滿腔心事地輕吟淺唱。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潤窗欞濕綾綃。此時踏在回家的青石板路上的木屐聲便會急促起來。一陣陣鈴聲和著一群半大小子的笑聲劃破田野無邊的靜謐,雨滋潤著他們的黑眼睛,氤氳著他們的紅衣服,渲染成一幅古舊的水墨畫。他們的頭發微微揚起,于是家家緊閉的門庭“吱呀吱呀”地隨之洞開,然后就是一陣細細輕輕的吳儂軟語和“刷拉刷拉”炒菜的聲音,演繹著千年不變的美麗。
風雨中,請側耳傾聽,你可曾聽見游子心靈低低的啜泣?
風雨中,請側耳傾聽。我聽不見很多聲音,但我可以聽得很遠。此時心與書香、與自然便會超常地熨貼,執一卷在手,或低頭沉思,或遠望微笑,只需一杯清茶,一盞豆燈,便可以讓心靈得到豐富的安靜。
“留得殘荷聽雨聲。”這是亙古不變的憂傷與蒼涼。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是沒齒難渝的愛國與忠貞。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是宋朝詞人面對人世滄桑的無奈。
忽然想起余光中先生的《聽聽那冷雨》:“千片萬片的瓦翩翩,美麗的蝴蝶飛走,飛入歷史的記憶。現在雨下來,下在水泥的屋頂和墻上,沒有音韻的雨季。”這是對古典美流失的感嘆。雖為粗頭亂服,但終究也不掩國色啊!
上帝說:“我用燈紅灑綠來換你的風雨聲。”我說:“不換。”
上帝說:“我用車水馬龍來換你的風雨聲。”我說:“不換。”
上帝說:“你是幸福的。”
風雨中,請側耳傾聽,可曾聽見心的聲音?
作者系江蘇省海安立發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