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伊莎貝拉 Isabella
導演:彭浩翔
編劇:彭浩翔 彭秀慧 曾國祥 尹志文
監制:彭浩翔 杜汶澤
領銜主演:杜汶澤 梁洛施
主演:黃秋生 焯勻 賈曉晨 曾國祥
攝制:不是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出品:寰亞電影有限公司、中影集團聯合影視有限公司
發行: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公司
類型:劇情
上映:2006年4月6日

《伊莎貝拉》作為唯一入圍第56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的華語片,最終奪得了最佳電影音樂銀熊獎。被點評為是一部柔和而又悲傷的影片,兩位男女主角憧憬著明天,卻被自己的昨日緊緊束縛著,有一種無助的美。這樣的影片值得褒獎。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前最后一個夏天,感覺特別炎熱。也許這跟天氣無關,而是因為馬振成正徘徊于生命的關口。
作為一名澳門司警,被勒令停職交還配槍后,他感到自己跟平凡人一樣,不,是比平凡人還要糟。失去配槍,精神上仿佛被閹割了一樣無助。他正為串通黑幫份子和葡國上司走私私煙案件,而面臨被起訴。
馬振成唯一自救的方法,是在轉為污點證人的咖喱文出庭指證自己前,先讓他永遠沉默。
就在這掙扎時刻,一個叫張碧欣的少女突然闖進了馬振成的生活。起初,他只以為她是自己眾多一夜風流的對象之一,怎料女孩說出了一個名字,勾起了馬振成差不多已淡忘的記憶……
16歲那年,馬振成不慎令初戀女友張麗華懷孕,為了擺脫此困境,他選擇了打劫,把搶來的數千元交給女友,讓她到醫院把孩子打掉。但他不懂怎樣去處理,于是當目送了女友進入醫院后,便馬上離開。不單是離開醫院,也從此離開了張麗華的人生。
可是今天張碧欣出現在他眼前,說明了張麗華當初并沒有按照他的意思把胎兒打掉。張碧欣告訴他,母親已經因肺癌病逝,自己無錢交付房租,因而被房東把門鎖上。馬振成于是幫助跟房東理論,卻發現房東將張麗華送給女兒的小狗伊莎貝拉Isabella丟到街上。
張碧欣不打算要求馬振成盡父親的責任去照顧她,只希望他能陪自己一起去把伊莎貝拉找回來。馬振成決定幫她,因為他內心深處尋找的“Isabella”,并不單單是一只狗,Isabella是張麗華16歲時所用的英文名字。
透過這段尋狗之旅,父女開始了共同的生活。張碧欣發現不斷前來父親家找他的女伴,其實都是跟自己同齡的女孩。于是她用盡各種方法打發她們,而馬振成則從這個任性活潑的女兒身上,尋回久違了的歡樂。
可是距離咖喱文回澳門出庭的日期逐漸迫近,馬振成必須要下一個決定,到底動手把他干掉,還是跟女兒一起潛逃到外地?
與此同時,在小城的窮街陋巷間,父女的同居生活,逐漸滋生出一段界乎父女與戀人之間的曖昧情感……

人物介紹
馬振成(杜汶澤 飾)
澳門司警,被內部勒令停職。正當他處于窮途末路之際,一個素未謀面的少女張碧欣突然出現,更自稱是他的女兒。她的出現令馬振成醒覺,要勇敢面對自己過去所做的事情。于是他盡力替女兒找尋失蹤的愛犬,父女倆重拾久違了的家庭溫暖。
張碧欣(梁洛施 飾)
天真瀾漫的少女,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缺乏父愛,雖經常在街上碰見父親,但對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當母親因病去世后,決意要認回父親,亦令馬振成的生活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在與父親走遍澳門尋找失蹤的愛犬的過程中,逐漸尋回點滴的溫馨。
馬振成上司(黃秋生 飾)
馬振成上司兼好友,說話羅嗦但非常重友情。
阿瓊(焯勻 飾)
馬振成眾多女友之一,性情倔強好勝,任職啤酒女郎。張碧欣搬進父親家后,雖出盡法寶趕走眾女友,唯獨阿瓊卻是毫不服輸,每次碰面皆擦出火花。
張麗華(賈曉晨 飾)
馬振成中學時期的初戀情人,其后與成意外懷孕。成雖力勸她墮胎并貿然分手,但華最終秘密將女兒誕下。成雖沒有再與華見面,但其實華經常在街上碰見他而沒有聲張,在內心深處仍然惦念對方。
張碧欣追求者(曾國祥 飾)
張碧欣的同班同學,雖暗戀對方但不敢示愛。為人總帶幾分傻氣。
幕后

劇情源自閑聊 風格非常“不彭浩翔”
影片導演彭浩翔是極具個人風格的香港新生代導演,被譽為“新一代的開山怪”,曾導演過《買兇拍人》、《大丈夫》、《公主復仇記》、《AV》。彭浩翔透露,《伊莎貝拉》的靈感源于自己與杜汶澤的一次閑聊,他偶然問起杜汶澤,從前的女友會不會有一個和他有愛的結晶,一下子引發了杜汶澤的興趣,他還為這個故事提供了很多細節。原本不成熟的故事,在經過兩個男人反復討論之后,漸漸明朗化。
彭浩翔曾自述:“我對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情感充滿著無限的興趣,之前大多關注的是男女感情,而這次表達的父女之情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影片的整體風格非常樸實,不像我之前的電影那樣充斥著黑色幽默,可以說這部電影非常不彭浩翔。”
杜汶澤完成轉型 梁洛施鋒很有前途
《伊莎貝拉》是杜汶澤第一次擔任男主角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任監制的電影。彭浩翔對杜汶澤的表演贊不絕口,他表示,這次觀眾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杜汶澤,以前他演的每一部片子都很“杜汶澤”,幾乎都是一出場就讓觀眾想笑。可是這次不是喜劇,是個很嚴肅的文藝片,講的是倫理親情,他粘上胡子演梁洛施的爸爸,兩人年齡差距并不大,這對他是個極大的挑戰。在彭浩翔的監督之下,杜汶澤這一次的表演完全呈現另一種風格。最后一場戲,杜汶澤和梁洛施扮演的父女一起吃飯。彭浩翔在監視器后面看著杜汶澤的表演,很想哭。
模特出身的梁洛施來自澳門,在片中扮演杜汶澤的女兒。芳齡17的梁洛施是英皇力捧的新人王,英皇有意把她培養成對抗張柏芝的新一代“少男殺手”。彭浩翔對梁洛施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我覺得梁洛施作為一個剛剛踏入電影圈的年輕演員,并沒有讓人感覺到演技的稚嫩,她把片中那個從小失去父愛的叛逆小女孩演活了。好像不是在演戲,而她就是那個女孩子,她的生活就是那個樣子。我真的非常感慨,她達到了我全部的要求,甚至還超出了我的預期,她真的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演員。”
“伊莎貝拉”是人名也是狗名
關于《伊莎貝拉》的片名,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花絮。彭浩翔先選了梁洛施當女主角,而電影片名一直都沒有想好。后來知道了她的英文名叫Isabella,覺得很好聽。梁洛施自己叫的時候最好聽,但總不能在片中自己叫自己吧,所以把片中她的狗名字定為伊莎貝拉,這樣就能名正言順地聽她叫伊莎貝拉了。此外,Isabella在西班牙語里可以解釋為“對上帝的承諾”,而《伊莎貝拉》這個故事的主題就是關于承諾和責任。彭浩翔表示:“我對這個主題很有感觸,因為對朋友、對情人,我有時候無法實現承諾。人常常會做錯事,但做錯了就沒辦法重來; 可是突然有一天,你有機會彌補當初的錯誤,你又能犧牲多少來補償? 這也是電影想要探討的主題。”
關于配樂
《伊莎貝拉》在柏林電影節上展映時,幾乎所有觀眾都被影片中那首蕩氣回腸的主題曲感染了。本片音樂制作金培達表示,他過去所做的港片配樂,多是用很嘈吵的音樂,以便讓氣氛更為濃厚明顯,然而這次則采用較少音樂的取向,盡量讓演員們去演戲,結果讓人感到這些音樂真的能跟電影相配合。至于片尾用上旋律非常優美的葡萄牙語歌曲,是基于電影故事發生在澳門,曾在葡萄牙管治下澳門應該會被葡萄牙深厚影響,于是在聽過許多不同的葡萄牙音樂后,選用一首原本由葡萄牙歌手所唱的歌。其它的配樂,則是盡量去感受葡萄牙音樂里的寂寥感覺,從而取其精神創作成為影片的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