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戲曲大舞臺,全新的天地
七年級下冊的第四單元內容都是關于文化藝術方面的。對于學生而言,這些豐富的內容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如果教師準備不充分,將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反之,引導得當,則會讓這些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唱著周杰倫的“雙截棍”,哼著“超女”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吃著肯得基,喝著可口可樂,看著“火影忍者”,玩著網(wǎng)絡游戲的少年將注意力投向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從中吸取一些營養(yǎng),甚至能夠從此對這些文化藝術產(chǎn)生興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激勵加督促,人人都參與
考慮到學生已被“快餐文化”所包圍,對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很少涉獵,我在備課方面頗用了一番心思。除了提前備好每一篇課文,還查閱、搜集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制作了精美的課件,為學生學好這個單元的內容做了充分的鋪墊。更為重要的是,為了上好這個單元最后的“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我提前兩周就布置學生去課內外搜集查閱有關戲曲的各類資料,并將資料在小組內進行篩選、歸類、總結,以書面、口頭、課件等方式呈現(xiàn)出來,準備在班上集體交流。
在準備期間,為了讓學生們都能動起來,我每天都要過問他們的工作進展情況,及時提醒和鼓勵他們,特別是住校生,星期天的時間尤為重要,因為很多的調查、走訪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三、十八般武藝,課堂顯魅力
在學生們的積極準備中,我們的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拉開了序幕。
韓旭同學一首京腔十足的《唱臉譜》贏得了滿堂喝彩,加之多媒體上展示的生動的FLASH《唱臉譜》,學生們睜大眼睛,享受著這種以前并不曾留心的“京劇”(這其實是一首用京劇旋律改編的介紹京劇藝術的“京歌”)。
接著,一場激烈的戲曲知識競賽在學生們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關于戲劇的種類方面,很多學生拿來了音樂、美術課本,家里的相關藏書,查閱抄寫的知識卡片等。
學生報出劇種名稱,我在黑板上寫出來:京劇、豫劇、黃梅戲、越劇、昆曲、秦腔、川劇、呂劇、滬劇……凡是也查到相應劇種的同學都舉手表示支持。對于京劇,學生了解相對多一些,畢竟這是我們的國粹,但其他劇種的了解程度,就很不深入,即使學生讀出了搜集查閱整理的知識,但對于劇種本身,特別是唱段,只是在這次活動中才開始關注的。這時候,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發(fā)揮了主導作用:學生用U盤帶來了京劇《玉堂春》選段《蘇三起解》,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黃梅戲《天仙配》選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越劇《紅樓夢》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等,有些還配上了劇照,比如比較經(jīng)典的賈寶玉與林黛玉讀《西廂記》的情形,讓人很是感動。
尤其令人高興的是,作為臨沂地區(qū)較為流傳的柳琴戲,也有不少學生提及,問他們通過何種途徑得知,除了上網(wǎng)查,不少來自農(nóng)村的同學是從村子里看舉辦喪事時吹鼓手們的表演而得知的。這種表演雖然條件簡陋,卻傳達出最地道民間的風味。當然,學生在說到柳琴戲的時候,評價是“真難聽”,一定是他們尚不習慣那種“土”味吧。
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畫臉譜。每組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畫京劇臉譜,可以用上各種色彩。這也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真沒想到,學生對臉譜線條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竟然十分準確,這也與他們事先所做的充分準備分不開的。看著他們自己精心描畫的臉譜,孩子們臉上洋溢出開心的笑。
侯凱同學平時唱歌就不錯,這一次更是大顯身手,他吼了幾嗓子京劇,又尖起嗓子唱了一段黃梅戲,博得陣陣掌聲與笑聲。
下課鈴響的時候,很多同學意猶未盡地要求再進行一次這項活動。我很高興,畢竟,這是他們興趣產(chǎn)生的開始,更多的戲曲魅力將會在他們與戲曲“親密接觸”中被感受到。
四、慧眼看生活,處處有收益
在進行課堂總結的時候,我們得出這樣一些結論:
1.只要認真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夠在綜合性學習中收獲到驚喜。有的學生說,原本不知道自己周圍就有戲迷,在參加這次活動的過程中,就留心到體育場前的那“一堆老頭”,他們自娛自樂,在京劇中怡然自得,讓人羨慕。還有一部分聚集在廣場和河邊、公園的 “票友”,學生竟然在活動中學會了使用“票友”一詞!還有的同學利用網(wǎng)絡,了解了大量戲曲知識,特別是一些歷史劇,很能引起他們的興趣,還下載了戲曲的mp3,打算慢慢地去適應,去了解。
2.戲曲需要用心靈去感受,在心氣浮躁的時候,聽戲也是一種很好的放松方式。一個學生說,原先每次與爺爺搶遙控器的時候,特別憎恨央視11套節(jié)目,現(xiàn)在他要與爺爺一同去看,去聽,耐下性子,接受那些如《社戲》中的“老旦”一樣的角色。讓那些“咿咿呀呀”撫平自己的急性子。
3.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從此不再歧視戲曲。不少學生認為,原以為最好聽的是流行音樂,在這次活動中,他們才開始認識到戲曲的魅力,原來對戲曲的“歧視”、“排斥”,根本原因在于對戲曲的無知。他們在活動中,領略到戲曲大舞臺的廣闊,生旦凈末丑的豐富,手眼身法步的精湛,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臧寶靜山東臨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