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女”是近來悄然盛行的一個詞,首先讓我們看幾個例子:
(1)我有兩位女朋友,都年過30,不得已一起結伴去一家白領俱樂部征婚。一位女朋友是典型的美女,工作好,學歷高。另一位女朋友應該算是“沒女”,中專生,在一家小公司當財務。(千龍新聞網2005年12月9日)
(2)在第一次應聘、第一次相親的時候,不少沒女都抱怨自己太平凡,以致機會都讓美女搶走了。然而,她們推廣自己的模式也沒有半點新意:明知自己長相不好,也硬著頭皮和美女一起拋媚眼……(《家庭保健報》2006年4月24日)
(3)在這個“姿”本時代中,那些有相貌、有身材、有學歷、有背景的“四有”美女似乎占盡優勢。可這“四有”的標準實在有些太高。其實從平均分布來看,這個世上“沒女”還是多于“美女”的。(人民網2006年5月9日)
從上面三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沒女”一詞常與“美女”成對出現,由此我們也可以大致推斷出“沒女”一詞的含義。“沒女”主要指那些沒長相、沒身材、沒學歷、沒錢的女性,顯然這與“美女”一詞的內涵大相徑庭。
從構詞來說,“沒女”是一個仿詞,是仿照“美女”構成的。從另一個角度看,“沒女”是一種簡稱,即通過提取“沒長相、沒身材、沒學歷、沒錢”的核心語素“沒”,再加上“女”構成。“沒女”凸顯的是一個“沒”字,可以說比較形象地說出了這類女性的特征。該詞一出,立刻得到眾多網友的力捧,上網點擊“沒女”,我們可以搜到二十多萬個網頁,而且網頁上還有專題,詳盡分析了“沒女”戰略。一時間,“沒女”一詞布滿了人們的視野。
那么“沒女”何以受寵呢?首先,“沒女”恰好與“美女”一詞諧音,諧音使它在使用時取得了一種詼諧有趣的修辭效果,所以人們愿意用它。
其次,“沒女”一詞體現出一種平民化、生活化的思想,畢竟現實生活中“沒女”是占絕大多數的,所以它的提出也就很自然地迎合了普通女性的心理并得到她們的支持。其實進一步深究,“沒女”一詞的流行也并不奇怪,就像去年流行的“海選”以及超女現象一樣,它們內在的核心思想都反映了大眾的心聲。在這個競爭激烈、人們普遍感到壓力很大的社會中,作為社會最廣泛基礎的中下階層,非常渴望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意志能得以體現,所以這些傳遞廣大民眾心聲的詞語和現象就能很自然地流行開來。可以說“民眾化”是近來流行詞語中體現最多的一種文化內涵,那些凝聚大眾情結最深的新詞語,生命力往往是最強的,有的甚至有可能進入基本詞匯中。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沒女”與“美女”的意思是相對的,但人們并沒有賦予它貶義色彩,而更多的是褒義色彩——“沒女”有自知之明,踏實肯干,不對自己和別人做過高要求,對愛情認真、敢于表達,并勇于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