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對每個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了,但使用后它變成了廢品垃圾。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它立廢為寶,成為一件特殊的藝術品而大放異彩呢?今天我們就未嘗試一下吧!
目標
通過學員創造性的勞動,使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變成了一件件特別的藝術作品,培養學員勤儉樸素的精神和變廢為寶的意識以及初步掌握紙箱板撕畫的基本技法。
方法
使學員了解在瓦楞紙上刻、撕等相關技法并理解陰陽的概念。
準備
戲劇人物的相關圖片、瓦楞紙、水粉顏料、刻刀。

實施
1.組織教學。
2.引入課程內容,欣賞戲劇表演,尤其注意人物動態。
3.教師的技法示范。
4.具體制作過程。
用水粉顏料子涂,漸變涂色等方法,在紙箱板一面涂上較深顏色的底色。晾干后,用刻刀按照自己的創意直接在紙箱板上刻出所需要的形狀。一邊刻一邊撕,撕去顏料,露出瓦楞紙部分形成畫面的“灰”;露出紙箱板平整部分為“白”,保留有顏料部分則為畫面的“黑”。值得注意的是,表現人物這一主題相對難一些,在人物形態、動作刻畫上不應太在意所謂“形”的準確。在刀法的運用和“撕”紙與“破”紙表層的處理要自如一些,作品才不會太“死”。制作時,注意肌理效果的巧妙利用,如戲劇中人物鎧甲的質感,通過紙箱板中露出凹凸不平的瓦楞紙得到很好的體現,起到了點睛的作用。
評估 是否掌握了紙箱板撕畫的相關技法,是否充分利用了瓦楞紙的肌理效果,是否提高了運用黑白灰完善畫面的能力。
拓展 我們身邊的廢棄物很多,但很多都可變廢為寶,我們想一想,瓦楞紙還能做成什么?身邊的其他廢棄物應如何利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