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生抱怨:學了幾年英語,還是聽不懂、說不出,單詞記不住,句子寫不出,文章也看不懂。原因何在?要探討這些問題,還讓我們從英語的本質屬性開始談起。
英語屬拼音文字,文字最重要的特點是表音,文字與發音是緊密相聯的。而漢語屬象形文字,是表形,發音和文字之間沒有必然聯系。所以,學英語、記單詞不能像學漢語一樣,我們要緊緊地抓住英語的發音,因為發音是頭、是首。那么我們該怎樣把握單詞的發音呢?單詞的發音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積累起來的,浸透了人們對萬物的情感,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因此,牢牢把握英語的發音,用心去體味它的旋律,你就會覺得學英語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記單詞也很輕松,能讀懂的也能聽懂,交談的時候能夠脫口而出。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
要想掌握一種語言,在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的條件下,實在沒有什么捷徑可走。概括起來,只有十二個字:產生興趣,掌握方法,多做習題,持之以恒。只有日積月累,通過量變,才有可能實現質的飛躍。
一、學好英語,興趣很重要。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要把學英語當作一件苦事,要在快樂中學。如果你暫時還沒有愛上英語,不妨聽聽英語歌曲,像中學生喜歡的Back street boy的歌,以及一些名曲經典“My heart will So on”,“Yesterday once more”,那優美的旋律能陶冶你的性情,增強語感。你還可以看看一些榮獲奧斯卡獎的經典名片,如《哈利·波特》、《真實的謊言》等。
二、學好英語,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個人實際情況不同,生搬硬套也是行不通的。但只要仔細體會,不斷摸索,人人都可以創造出一套有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不妨試試。
必備三本二書一報。三本即筆記本、詞匯本、糾錯本。英語學習既是一個實踐與練習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勤做筆記是最好的積累方法。筆記應簡潔明了,如果長篇大論則中心不明,如果一塌糊涂則沒人想再次面對這堆垃圾。因此對粗略筆記定期加工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切記,筆記只是把知識記到了本子上,并不表示你已經記在了腦子里,經常翻一翻自己心愛的筆記本,將知識記到自己的大腦里,這才是筆記的最終使命。語法是骨架,詞匯是血肉。詞匯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英語水平的高低。因此我們一定得準備一個詞匯積累本,隨時記下自己碰到的一些重要的生詞,并加以記憶。積累的詞匯具有一定的活性。這是因為這些詞匯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常被人使用的,而且這些詞匯是你在語境中碰到的,易于依照其使用的環境來靈活運用。為了攜帶方便,詞匯積累本應是袖珍型的。同學們在平時的練習和考試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錯誤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知識性錯誤;另一類是技能性錯誤。對于知識性的錯誤我們可以加以正確的理解與記憶,技能性的錯誤則可不斷總結,反復思考,重新實踐,命題技巧也只不過少數幾種花樣。所以要把自己做錯的題目積累在一個特定的本子上,加以分析與記憶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應試能力。兩書為一本英語字典和一本高中語法書,這是學習必備工具書,學生自己可以經常翻閱。一報就是學生必須人手一份英語報,這些報紙對于學生開闊視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很有好處。
三、多擠時間,多做習題。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學英語可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沒有足夠的訓練絕無驕人的成績。正如《真心英雄》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很多人認為英語只是背一背,記一記,其實遠非如此。如果背和記花去了你30%的功夫話。還有70%的功夫應花在做習題上。如果你認為背和記就是你學英語的全部的話,趕快改變自己的英語學習觀。再花兩三倍的時間來做題吧!哪個高手不需用練就一身本領!
四、學英語要一鼓作氣,持宅以恒,在沒有兜全忘記之前及時復習,加深印象,如此反復,直至形成永久性記憶。要相信:別人能學會,我也能學會,只要我們善于投資自己的時間。過去無論成功與否,都已成往事,“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God bless those who bless themselves.Nothing is diffi-cult in the world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Practice makes perfect.希望同學們能從以上這幾句格言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