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21世紀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創新能力的訓練。
1、開發右腦
人的大腦左半球是語言中樞,主管語言和抽象思維,而右半球有一種高度發達的空間感和模式感,主管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能力以及情緒。左右兩半球互相配合,相輔相成。長期以來,我們重視抽象思維、重視語言、計算,忽視了形象思維、綜合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右腦功能弱化。這不僅影響了右腦的功能,也影響了整個大腦的發展。因此,一些學者提出“開發右腦”的口號。在教育孩子時和生活中,要把培養形象思維能力與培養抽象思維能力結合起來,適當增加游戲成分和實踐成分。
2、誘發靈感
靈感具有突發性、偶然性、指向性、高效性的特點,這對創新活動是十分可貴的,它常常導致思維的飛躍。靈感常常產生于長期緊張思索之后的暫時松弛狀態下,因此,我們要教育孩子不能一味閉門造車、苦思冥想,應勞逸結合、捕捉信息、誘發靈感。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根據靈感產生的條件去孕育靈感,尤其善于捕捉靈感出現的良機。強烈的主體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長久專注的思考、外界信息的刺激,是靈感產生的前提條件。因此,為迎接靈感的到來,我們必須先進行知識、能力、經驗等的儲備與積累。
3、突破思維定勢
定勢作用有時可以促進問題的解決,因為借助它可以減少摸索過程。但是思維定勢造成的思維惰性常常會妨礙人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激活孩子的思維,鼓勵孩子有意識地變換思維角度,認真思考問題,做到“舉一反三”、“一題多解”,以培養和磨煉自己的思維品質,努力使自己的思維模式從經驗思維、定勢思維上升到科學思維、創造思維。
4、訓練技法
進行發明創造還要懂得創造的規律。在教育中,我們要教給孩子創造的技法,使其了解創造發明的一般過程,掌握創造發明的一般方法。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多種實用創造發明的技法訓練,以提高孩子的創新能力。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孩子在進行小發明、小創造的過程中,逐步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創造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