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寺遺址的雄株居然結出了果實。2005年9月中旬,普惠南里的張女士發現,幾串銀杏果掛在雄株銀杏的枝頭,令人稱奇。
兩株銀杏位于該小區內,一南一北矗立在一塊石碑兩側,碑文稱這里是始建于遼代的普惠寺遺址。目擊者見到,北側的雌株枝干極其稀少,樹身上滿是窟窿,卻果實累累。南側的雄株枝繁葉茂,竟也掛了幾串黃燦燦的果子,且集中在一處枝椏上。
“老人們說兩棵都是雌株。”普惠寺社區居委會的王主任說,該小區是上個世紀80年代建成的,此前兩棵古樹附近住著人家,老人們說多年前兩棵樹都結果子,跟比賽似的呢。這些年只有一棵長果子了,有些居民這才以為是一雌一雄,從去年開始,兩棵樹又都開始結果,南側的結了10多個。50歲的顧先生說,兩棵樹曾經都結果實:“我小時候還吃過呢。”
市園林局的植物保護專家趙懷謙來到這里。他介紹說,兩株古樹是一雌一雄,雄株上新長出的一個枝椏發生芽變,結果實是變異導致的,這種情況很少見。“這兩棵樹起碼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趙懷謙說,“雌株多年結果實消耗了大量自身養分,可在授粉時通過人工干擾進行阻止,保護得好的話,還能活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