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每日至少須運動一小時
現代兒童的每日卡路里攝取量,雖和廿年前大致相當,但運動量卻遠不及廿年前的兒童,罹患肥胖癥的兒童因而日增,年齡層更逐年降低。北美健康專家建議,若要打贏這場防治兒童肥胖的仗,必須幫助孩子達到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運動量。
十三位北美健康專家所做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廿年前的孩子每天放學回家之后,在戶外打球、騎單車、爬樹、游戲追逐的時間相當長;現代兒童放學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電視機、游戲機或電腦前度過,可是他們所吸收的卡路里數量卻和上一代的兒童相去不遠。
加上學校里愈來愈不重視體育課,使孩子愈坐愈胖,一些和肥胖相關的疾病如:糖尿病第二型、膽固醇過高,甚至高血壓等,都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
這些健康專家認為,要對付這個問題其實再簡單不過,就是設法讓孩子“動起來”。
他們指出,學校可以在體育課或下課休息時間,設計一些需要較大活動量的團體游戲,帶動和鼓勵學童積極參與,要達到每天至少六十分鐘運動量,事實上并不難。
不過專家也建議,運動量的增加宜循序漸進,對于已習慣經年累月都不運動的兒童,尤其不可操之過急。
初時可從每天卅分鐘入手,等孩子體能適應后,才慢慢增加至一天四十五分、六十分鐘,而最后如能達到每天運動九十分鐘則最理想。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委托十一位美國專家和兩位加拿大專家共同完成,主要研究對象為美國兒童,但參與研究的加國專家則指同樣情況也適用于加國。
研究顯示睡眠不足的幼兒長大易肥胖
日本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幼兒時期睡眠不足的人長大后易肥胖。
日本富山大學研究人員的調查發現,每天睡眠不足9小時的3歲幼兒在中學一年級之前變肥胖的概率,比保證11小時以上睡眠的同齡人高出三分之二。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說,富山大學副教授關根道和等人從1989年出生的1萬人中篩除3歲階段已經肥胖者,以剩下的5520人為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人員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3歲時每天睡眠時間在10小時左右和11小時以上的調查對象,到中學一年級前變胖的比例均為12%,而每天睡眠9小時者變胖比例為15%,不足9小時者變胖比例達到20%。
研究人員稱,睡眠時間短會導致分解脂肪的生長激素分泌量下降、交感神經活動難以被抑制而使血糖值升高,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肥胖。
酸性食品影響幼兒智商
從營養學講,酸性食品和酸味食品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遇到一些孩子出生就乖,吃、睡、玩形成規律,模仿、學習能力強,成績較佳,這就是大腦功能良好,即聰明。相反,有的嬰幼兒經常哭鬧,吃睡都不好,模仿力和反應都較差,學習成績不良,這就是大腦神經功能較差。這是什么原因呢?醫學家們認為影響的因素甚多,但作為大腦建筑材料的食物是物質基礎。
食物對大腦功能有什么影響?是怎樣影響的呢?一位日本營養學教授回憶說:“我小時候曾患嚴重的神經衰弱、便秘、肩肌肉僵硬、背痛等,每天跑大醫院求治都未查到病因。這就使我從小立志要研究這個問題。后來,我終于查明致病原因就是我偏食酸性食品。”
現代許多人大量偏食酸性食品,使血清等體液酸性化,易感冒,皮膚脆弱,抵抗力差,易感染等。這樣的體質稱酸性體質,其大腦稱酸性腦。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影響嬰幼兒的腦和神經功能,表現為易哭鬧、煩躁,從而使記憶力和思維力差,嚴重時導致精神孤獨癥等。
那么,什么是酸性食品?它與酸味食品有何不同?
從營養學講,酸性食品和酸味食品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酸性食品是指含有在體內能形成酸的無機鹽(如磷、硫和氯等)及其他營養素,可使體質表現酸性的食品。常吃的精米、精面、白糖、各種肉類、魚貝類、蛋黃和啤酒等均為酸性食品。在體內能形成堿的無機鹽,如鈣、鈉、鉀和鎂等,可使體液表現堿性的食品,稱堿性食品,常吃的各種蔬菜、水果和牛奶都是堿性食品。堿性要素主要成分(鈣、鈉、鉀、鎂)是人體運動和腦活動所必需的四種元素。
如今生活提高了,人們多偏食精米、精面、大魚大肉等酸性食品,如果孩子長期食之,就會影響腦功能。那么是否不吃或少吃酸性食品呢?也不是,二者必須適量配合食用才是健全的飲食生活。
孩子曬太陽四注意
對所有嬰幼兒來說,冬春季節多接觸陽光,能增強機體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有效預防感冒。然而,讓寶寶曬太陽,要注意以下幾點:
●對患有佝僂病癥狀或平時從未服過魚肝油和鈣片的孩子,特別是營養不良或人工喂養兒,應先服一段時間的維生素D制劑,以防在曬太陽時突然發生抽風。
●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是沒有效果的,因為隔著一層玻璃接受紫外線照射時,效果就會減少30%,隔著兩層玻璃就會減少80%以上。
●空腹及早餐后1小時內不宜曬太陽。日光浴應持之以恒,方能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若發現孩子皮膚變紅、出汗多、脈搏加快或曬太陽后出現虛弱、暴躁、不眠、漸瘦等癥狀,則應停止。
寶寶穿衣太花哨影響智力
小衣服,大問題。珠江醫院兒科主任封志純教授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兒科張健副主任醫師說,花衣服含鉛量高,寶寶穿太花影響智力!
寶寶花衣好賣
記者在廣州市婦幼醫院附近發現,這里一溜排開有十幾家出售嬰幼兒內衣的小商店,每個商店都掛著色彩繽紛、款式各異的嬰兒內衣。據店主介紹,因為在婦幼醫院旁邊,所以生意比較興隆,而在這里買嬰幼兒內衣的以外地人為多,年輕的父母們大多關注內衣的價格、面料、款式,顏色鮮艷的、有公仔圖案的賣得最好。專家告訴記者,在購買兒童內衣時,最好到正規的商店,買帶有標識和使用說明齊全的產品。
花衣含鉛高寶寶衣宜淺色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穿得漂亮活潑,可漂亮活潑的前提是保證孩子健康舒適。專家指出,顏色鮮艷的衣服往往含鉛量高,因為其中添加了很多染色材料,嬰幼兒長期穿著色彩繽紛的內衣,鉛又可以通過皮膚吸收,這就很容易造成孩子鉛中毒。鉛中毒會影響寶寶的胃腸道和牙齒發育,引起腹痛,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智能發育。另外,得小心服裝中的甲醛!甲醛主要來自于各類紡織印染助劑,當孩子吸收甲醛之后不但會影響肝臟,而且會出現食欲不振等癥狀,導致發育不良。所以專家們提醒家長在選擇孩子內衣時,一定不要貪圖服裝顏色鮮艷,選購白色或貼近膚色的淺色服裝為最佳。
PH值不容忽視
衣服都是有PH值的,尤其是化纖材料制做的衣服應特別注意它的PH值。因為人體表皮有一定的弱酸性,這樣可以保護皮膚,防止細菌入侵。所以內衣最好也選擇PH值與人體皮膚酸堿度比較接近的,如果PH值偏高,就易造成孩子皮膚瘙癢。一般來說針織內衣的PH值容易偏高。
專家指出,很多家長喜歡為孩子選購束腰褲,這其實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隱患。兒童在嬰幼兒期主要靠腹式呼吸為主,而束腰褲上的松緊帶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呼吸,而且可能引起孩子胸廓肋骨外翻畸形。很多家長剛開始以為是孩子缺鈣,但一檢查發現不是缺鈣引起的,這時候就要注意是不是孩子褲子的松緊帶太緊。
專家們建議最好給孩子挑選寬松的背帶褲。
穿穿舊衣也無妨
在過去,家長們都會選用別人用過的舊衣服給孩子穿,很多人認為這是迷信,“穿過別人孩子的衣服后(孩子)會容易帶一點。”專家說,其實這是包含一定科學道理的。因為別人穿過的衣服在柔軟性、舒適性等方面肯定勝過新衣服,寶寶皮膚特別嬌嫩,會更適應舊衣裳。另外,經過洗滌多次的舊衣服基本上消除了甲醛、鉛等安全隱患,可以放心使用。但父母最好是挑選健康的孩子或成人的舊衣裳,而且要多洗兩次再給孩子穿。除此,寶寶的衣服可以選擇稍微大一點的,這樣寶寶穿著寬松、方便,行動起來不會被束縛,關鍵是寶寶發育速度快,不會因為衣服過緊而引起皮炎。
現在家電普及,很多家庭都選擇用洗衣機來清潔寶寶的衣服。專家們說,其實寶寶的衣服最好是手洗,而且應該選用含天然植物成分的肥皂。因為洗衣粉含有化學物質,如果再加上用洗衣機清潔,就很可能有洗衣粉殘留從而破壞嬰幼兒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