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熱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主要發生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以我國東南及中南地區多見,發病季節多集中在6—8月份。多以嬰幼兒隨著夏季氣溫升高持續發熱不退、口渴、多飲、多尿、汗閉或少汗為主要表現。中醫認為是因為小兒臟腑嬌嫩,陰陽稚弱,機體調節機制建立尚不完善,兼之先天秉賦不足或病后虛弱,患兒不能耐受外界酷暑的熏蒸,暑邪乘虛侵襲而發病。本病病程較長,夏季持續發燒不退可導致患兒抵抗力下降,極易并發其他疾病和影響嬰幼兒生長發育,故家長必須重視。現介紹幾則治療小兒夏季熱的藥粥方,不妨一試。

荷葉粥取鮮荷葉兩大張,洗凈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取汁加粳米30克,煮成稀粥,添加白糖適量調味,可早晚服食。本方有清熱解暑之功,適用于夏季熱發燒不退者。

蠶繭棗豆粥取蠶繭10個,紅棗15個,扁豆10克,粳米30克。先將蠶繭煎取汁500毫升左右,再將去核紅棗、扁豆、粳米一起加入煮成稀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益氣清暑、健脾和中之效,適用于夏季熱、神倦乏力、納呆便溏者。

薄荷粥 鮮薄荷 30克 ,或干品減半 ,煎取汁液 ,倒人50克粳米 ,煮至將熟 ,加冰糖適量 ,續煮至沸即成。此粥能清熱解暑 ,疏散風熱。適用于夏季熱、頭痛咽干者。

蘆根粥 取鮮蘆根150~200克,洗凈切斷,加水煎熬,去渣取汁,加粳米150克煮成粥,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宜于暑熱口渴、牙齦腫痛、肺熱咳嗽者服用。

葛根粥取葛根粉20克與粳米50克加水適量煮成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祛暑清熱,生津止渴之功,適用于夏季熱發燒不退、口干煩渴者。

清暑益氣粥取西洋參1克,麥冬6克,石斛6克,知母6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先將麥冬、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鐘,去藥渣留汁,再將西洋參粉末、粳米加入煮成稀粥,冰糖調味即可,早晚服食。本方有清暑益氣,生津止渴之功,適用于夏季熱發燒持續不退、無汗或少汗者。

荷葉蓮藕粥取鮮荷葉1大張,鮮蓮藕1小節,粳米30克,白糖適量。先將荷葉洗凈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取汁,再將蓮藕洗凈切成小粒,與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調味后服食,每天3次。本方有清熱祛暑和胃之功,適用于夏季熱、食欲不振者。

大米決明子粥取炒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炒至微黃,取出待冷卻后熬汁。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熟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決明子能清肝明目、通便。
此外,家長對患兒應細心呵護,避免孩子中暑或風熱感冒;飲食宜清淡、涼潤,宜食藕粉、葛根粉、粳米粥之類,及西瓜、黃瓜、青菜等蔬菜瓜果類;長期發燒者應補充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雞蛋、魚、瘦肉末等;忌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