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孩子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已特別會教育孩子。給別人講的一些教育方法也往往奏效,我也因此常飄飄然,覺得教育孩子不過如此。等到自已有了孩子,我才覺得,教育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指點,也不是心血來潮的說教,教育孩子真可謂一項龐大的工程。
培養習慣 性格的培養是一方面,習慣的養成也很重要。有一次,他爸爸出差了:晚上我把他接回家。我便對他講:“狀狀,媽媽和你商量一件事:爸爸出差了,媽媽要做飯、刷碗、洗衣服、收拾屋子:還要為你洗澡、操心你喝水,媽媽很忙,你能不能幫媽媽做一些事情?比如,媽媽干活的時候,你可以主動喝水,不讓媽媽看著;晚上睡覺前,你可以幫媽媽關燈、關電視。”“爸爸為什么要出差,”“因為爸爸有事,爸爸要好好工作;掙錢給你買玩具,買好吃的東西、買漂亮衣服。”“那好吧!”以后他喝水基本上比較主動,有時我也要督促一下,問一句:“狀狀,喝水了沒有,”他總是很自豪地說:“喝了!”而且每天晚上只要說準備睡覺,他馬上就會去關燈、關電視,甚至每次出門時,他總會問我一句:“媽媽,帶鑰匙沒有?”
培養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許是最不容易的了,要從點滴做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他爸爸不在家的時候,他很喜歡給爸爸打電話。開始他不會寫數字,我就站在他跟前,說一個數字,他撥一個數字,他剛剛學會寫數字。我就讓他把電話號碼寫下來,然后照著去打。這樣不僅練習了數字也培養了他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增強了他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善于表揚 教育孩子貫穿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你要從心里喜歡他,認為他是好的,是優秀的,你要善于發現他身上已經顯露的優點,還要挖掘他身上潛在的優點。當孩子做了力所能及的家務,盡管不是十分完美,我們會說:“能幫爸爸媽媽干活了,你真能干,是個好孩子!”當孩子第一次畫了一個歪歪扭扭只有頭和兩條腿的人時,我們會立即親吻孩子的臉頰并表揚、孩子:“好極了,就這樣。”當孩子回家唱起老師教的歌曲,雖然吐字不是十分清晰,調子也不一定準確,我們同樣會同他一起驕傲:“你唱得真好,再來一遍。”諸如此類,我們總是不失時機地給孩予以鼓勵和贊賞,讓他覺得自己是最好的,當然不能無原則的寵孩子。
故意忽視 對于孩子的缺點,有時候,你需要指出來幫助孩子改正,但有時候指出來則會起到反面作用,這時候,有意忽略是最好的選擇。比如,當孩子說臟話(他自己不能辨別是非)而自己得意對,我們“聽而不聞”;當孩子干“壞事”想取悅別人時,我們“視而不見”;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會轉過身,裝作專注于別的事情。我們通過減少對這些事情的關注來糾正孩子任性等不良行為,否則,加以責備或給予注意會在無意中獎勵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信守承諾 在孩子面前,我們要把自己當成一個與他同齡的孩子來思考問題,但我們是父母。必須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重視自己的言行和承諾。我們不隨便給孩子承諾什么,而一旦承諾,則盡力辦到,不能為孩子一時的高興而哄騙他。空許諾言。
注意傾聽 教育孩子,我們還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雖然孩子有時的想法很天真,很多事物在孩子心中顯得很重要。當孩子很高興地給我們講述發生在幼兒園的事情或對某些事情的好奇甚至不理解時,我們都會放下其他事情,靜靜地傾聽,并和他交流,對他的發言給予認可或適當點撥。這樣孩子會感到我們的支持,我們也就贏得了孩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