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病之所以被稱為成人病,就是因為在許多人的經驗中,這些病只有大人才會得。孩子基本上是屬于“免疫”的。可是:脂肪肝、胃炎、頸椎病……這些過去只有成年人才會患上的疾病,如今也開始威脅孩子們的健康。為此提醒家長們應幫助孩子們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積極運動、合理飲食,為他們的健康建立一道防護屏障。
鐘愛洋快餐“吃”出糖尿病
事例:晨晨出生時體重就超標,平時最愛吃洋快餐,雖然今年只有11歲,體重卻達到了75公斤,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胖墩”。無奈,媽媽只好帶晨晨來到醫(yī)院,想請醫(yī)生幫助孩子進行減肥。沒想到在體檢過程中,醫(yī)生發(fā)現晨晨的血糖、胰島素水平達到了糖尿病的指標,被確診為Ⅱ型糖尿病。
現狀:據“中國權威糖尿病專家高層論壇”統(tǒng)計數據顯示兒童糖尿病發(fā)病數占我國糖尿病人總數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上升。一般5至6歲及10至14歲為發(fā)病年齡高峰,無明顯性別差異。現在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吃炸薯條、漢堡包等高熱量、高油脂而又難消化的食物,而且獨生子女多嬌生慣養(yǎng),吃得多,活動少,體重上升得特別快,結果容易出現血糖過高,從而引發(fā)糖尿病。另外,如果父母患糖尿病,孩子患此病的幾率也通常要高些。兒童糖尿病若得不到控制,則會出現生長滯后、身材矮小、肝脾腫大、智力低下等并發(fā)癥狀,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建議家長如果發(fā)現孩子有極度口渴、多食和消瘦現象時,應立即就診。平時兒童應選擇適量蛋白、高纖維素(蔬菜)的食品,不要過多地吃“洋快餐’等高熱量食品,同時應多做運動,以控制體重。一旦體重超過正常人水平,也不要亂吃減肥藥,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學習壓力大“患”上高血壓
事例:今年上小學5年級的松松出生在一個高知家庭,父母對他要求非常嚴格,不僅要求學習成績優(yōu)異,還希望他多才多藝。于是,父母替他報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而在一次學校體檢中,他竟查出患上了兒童高血壓。現狀:像松松一樣因為精神壓力大而患上高血壓的情況越來越多是個不爭的事實。據調查,目前國內兒童高血壓發(fā)生率為1—7%。兒童高血壓的罪魁首先是有高血壓家族史,兒童及青少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有家族史者占50%以上,其次是肥胖,據調查,肥胖兒童患高血壓的危險是非肥胖兒童的3倍。
兒童高血壓病非常“隱秘”,一般只有通過體檢和健康普查才能被發(fā)現,但疾病卻會在機體內慢慢地損害器官,患病兒童絕大多數在成年后會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困擾。所以,孩子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宜清淡少鹽,多吃蔬菜、水果,適量吃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要消除精神緊張和壓力,在學習上要避免精神負擔,勞逸結合,防止血壓升高;多運動,既可消耗體內過多的熱量,還能增加肺活量,增強心肺功能和心肌收縮力;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孩子應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測血壓,若發(fā)現血壓有偏高的跡象,應及早采取治療措施。
營養(yǎng)不均衡“得”了脂肪肝
事例:6歲的萍萍體重竟然已經近100斤,而當她被送進醫(yī)院檢查時,醫(yī)生發(fā)現她已經患上了脂肪肝。 現狀:俗話說“10個胖墩8個脂肪肝”,就是指長期攝入過多動物油、蛋白質、動物內臟、巧克力、糖等,又不喜愛活動的人,由于營養(yǎng)過剩使得過多的脂肪異常沉積在肝臟,產生脂肪肝。雖然肥胖并不一定會使孩子患上脂肪肝,但脂肪肝在肥胖癥患兒的發(fā)病率則占到了50%-60%。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并不是肥胖者的“專利”,一些營養(yǎng)不良極度消瘦的小孩,機體缺少必需物質而使得脂肪在肝臟的轉化吸收受阻,脂肪也可異常沉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主要與孩子們不良的飲食行為有關。而脂肪在肝臟內長期堆積,則會導致肝臟變形、壞死,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少吃多動、注意鍛煉等是防止脂肪肝的良藥,營養(yǎng)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則應適當增加營養(yǎng),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預防脂肪肝還要提倡多運動,因為運動可以消耗掉體內多余的脂肪。
電玩不肯“玩”出頸椎病
事例:8歲的濤濤自從一年前學會了電腦上網,玩游戲就成了他的愛好,他能連續(xù)數小時在網上“激戰(zhàn)”。但半年前,濤濤經常感覺頭痛、頭昏,癥狀越來越厲害,休息、吃藥都沒用。醫(yī)院拍片檢查,發(fā)現他竟然患了“頸椎病”。
現狀:頸椎病多是因為長期伏案姿勢不正確,以致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多見于30—40歲人群,孩子因為愛動、可塑性強,一般不會患此病。但如今的孩子上網和學習常常過度,致使頸椎病出現了低齡化。 頸椎病主要是頸椎周圍軟組織勞損,致使肌肉僵硬、酸脹、頭昏,對頸椎有問題的孩子,多采取保守治療,要堅持做頸部體操,否則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會加重,同時上網、寫作業(yè)要定時,一個多小時就應活動活動。
牙齒沒長齊“喂”成了胃病
事例:15個月大的南南剛出生時白白胖胖,父母工作忙,由奶奶帶大。老人在喂食時習慣先在自己嘴里嚼幾下再喂到南南嘴里。后來,南南越來越瘦了,經常哭鬧,父母帶他到醫(yī)院檢查,結果發(fā)現血HP(幽門螺桿菌)呈陽性。原來,奶奶無意中把自己的胃病傳給了寶貝孫子。 現狀:過量吃零食和冷飲、甜食、油膩等食物,經常不吃早餐和過量食用不合格的小食品是導致近年來兒童胃病患者逐漸增多的主要原因,而大人與孩子之間的交叉感染,也使得不少孩子過早地擁有了成人病。
發(fā)生胃炎與孩子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父母要讓孩子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不要只吃大魚大肉,五谷雜糧最養(yǎng)胃,每餐不要吃得過飽,更不要“填鴨式”強迫孩子進食,以減輕胃腸負擔,減少胃病的發(fā)生。另外,幽門螺旋桿菌可通過唾液口口傳播,在年齡50歲左右的中年人中發(fā)病最多。如感染者口對口喂食嬰兒,則會傳播給孩子。如果孩子有消化道疾病癥狀并持續(xù)一個月以上,就要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檢查。
事例:蔡女士的兒子才9個半月,可只要晚上9點帶他去睡覺,他總是哭鬧著不配合。據蔡女士說,有一次晚上寶寶又哭又鬧睡不著覺,無奈之下,我們只好讓他多看會電視,結果從此以后,寶寶便染上了“夜貓子”的壞習慣。
現狀:據了解,現在有將近1/3的兒童具有成人夜生活綜合征的癥狀,其中。孩子的睡眠問題已經成為兒童健康咨詢問題中家長最為關心的話題。主要原因是成人夜生活過多,影響孩子作息。
家長要提高兒童睡眠健康意識,讓兒童有充足睡眠時間,以促進兒童的智能發(fā)育和體格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