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癥狀之一,在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是門診初診病人常見的主訴癥狀。雖然同一個病癥,但其病因卻多種多樣,切不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1.前庭性眩暈。
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1)周圍性突然發病,表現為劇烈旋轉或上下左右搖晃感,每次持續時間短,約數十分鐘、數小時、數天,頭位或體位改變可使癥狀加重,閉目后不減輕,常伴惡心、嘔吐、出汗、心率減慢、耳鳴,嚴重時血壓下降等體征表現。
(2)中樞性眩暈程度比周圍性輕,表現為旋轉性或向一側運動感,閉目后可減輕,持續時間長,約數周、數月甚至數年,頭位體位改變癥狀無明顯變化,面色蒼白不明顯,常伴有出汗、頭痛、嘔吐、行走不穩、肢體無力、抽搐等體征表現。體檢可發現顱神經損害、共濟失調、癱瘓和病理反射陽性等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2.非前庭性眩暈。
表現為頭昏、頭重腳輕、眼花,或輕度站立不穩,無自身和外景旋轉感,很少有惡心、嘔吐。如為神經癥則可有失眠、頭痛、無力等癥狀。焦慮癥、抑郁癥可伴有坐立不安、煩躁、恐懼,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消極悲觀,甚至有輕生念頭,病前往往有精神刺激因素,或者工作學習、家庭各種事務壓力過大等因素。客觀檢查,無神經系統損害體征,腦電圖、CT、MRI均未發現異常。
綜上所述,眩暈是多種疾病引起的癥狀之一。特別是急性初發病例或慢性進行性加重伴頭痛、嘔吐、視力聽力減退、行走不穩、癱瘓、抽搐等,需及時到醫院專科就診,排除急性腦血管病、腦炎、腦膜炎和顱內占位性病變,以免耽誤病情,誤診誤治。(安徽省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周本秀責編/寧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