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現年40歲的林勁松出生在武漢郊縣的一個農民家庭。1994年4月,一直覺得身體不適的妻子王香美查出患上了乳腺癌。為妻子做左側乳房切除術,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不少外債。為還債,林勁松辭別了妻子和幼女去廣州打工。
1998年,在王香美的一再要求下,林勁松回到武漢發展。遺憾的是,因為武漢的業務關系不多,林勁松的事業很快就陷入僵局,只能勉強維持。對此,林勁松雖然沒有明說,但心里卻對妻子頗有責怪之意,夫妻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裂縫。
2004年6月,在幾次長談、挽救無果的情況下,兩人決定協議離婚,房子歸林勁松所有,存款留給王香美。可是談到女兒林愛的歸屬問題時,兩人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執,誰也不忍割棄。林勁松對妻子說:“我的經濟條件比你有保障,我們應該更多從女兒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王香美最終同意了女兒的撫養權歸丈夫,不過要求在節假日享有無限制的探視權,林勁松答應了。
離婚后,王香美買了一套一居室住下,因為對女兒放心不下,就算不是節假日,她也常常會借口拿東西回家照顧女兒的起居飲食,為了方便來去,她并沒交出自己的那套鑰匙。
生母繼母,上演“爭寵”戲
2004年底的一天,想到女兒馬上要期末考試了,王香美又抽空回前夫家幫女兒做飯。當她掏出鑰匙進入房間時,嚇了一跳,她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女人。兩個女人的眼神剎那間有了一次短暫的交鋒,幾秒后,就心知肚明了。王香美尷尬地離開了,在關上門的那一刻,她能感覺到自己的淚水正在眼眶里打著轉兒,雖然早有思想準備,可她還是無法接受,今后自己的女兒就要喊別的女人“媽媽”了。
周末,王香美到家里來接林愛的時候,前夫告訴她,那個女人名叫唐璇,兩個人很快就會結婚,并希望王香美以后能按規定時間看望女兒,并把鑰匙歸還。林勁松的話讓王香美終于意識到,自己再不是這個家里的人了。
2005年元旦,林勁松和唐璇結婚了。婚后的第一個周末,王香美懷著忐忑的心情接回了女兒。夜里,她擔心地問:“那個女人對你好嗎,是不是為難你了?”女兒笑著答道:“沒有呀,唐阿姨對我很好,她今天還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呢!”
不知怎么的,聽了女兒的回答,王香美的心情既欣慰又不安——女兒再不是屬于她一個人的了。那天夜里,聽著女兒熟睡后均勻的呼吸聲,她幾乎徹夜未眠。
和王香美比起來,唐璇對林愛的關懷更多是緣于她對林勁松的愛,以及為了鞏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林勁松把女兒看得很重,結婚之前就提出條件,不能再要孩子。唐璇最擔心的就是怕林勁松認為自己對女兒不好,因此,對于林愛,她總是想盡方法去討好。
王香美也不甘示弱,每次接女兒回來,看見唐璇給她買了衣服,她就買衣服,聽說唐璇給女兒零用錢了,她也忙不迭地掏錢,生怕女兒和自己生分了。
在兩個母親瘋狂“爭寵”之下的林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溺愛。起初,她還能理解這是母親們對她的愛,但很快,她就在這種不理智的溺愛中迷失了方向。寬松的家庭環境,富余的零花錢,讓她早已無心學習,把精力都放在了吃喝玩樂上。
2005年上學期的期中考試,林愛的考試成績從以前的全班前10名,一下子下滑到了第23名。班主任要請家長,林愛很害怕,她悄悄讓唐璇去了一趟學校,并一再央求她不要將此事告訴父親。唐璇沒有意識到這是林愛耍的小計謀,忙不迭地答應了。在學校,敷衍了老師幾句,就帶著林愛回家了。之后,幾次測試成績都不太好,唐璇都幫林愛隱瞞著。
到了期末考試,林愛的成績再度下滑。班主任這次找到了王香美,并委婉地提醒她說:“看來女兒還得你自己多操點心呀!”老師的話讓王香美非常惱火,她認為唐璇這是有意在害自己的女兒,打電話狠狠地罵了唐璇一通。雖然備覺委屈,但為了“顧全大局”,唐璇還是自己咽下了這顆黃連,對丈夫和女兒只字未提。
此后,只要父親不在家,林愛就大著膽子在外面玩,如果哪個母親稍稍表現出一點不滿,她就會拿出另一個母親來進行打擊、比較,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這一招,竟是屢試不爽。
死神降臨,讓母愛回到起點
2006年1月12日,王香美在武漢市腫瘤醫院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為了看病,王香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林勁松也拿出了不少錢。比疾病更讓王香美痛苦的是女兒的表現,女兒剛開始對媽媽的病很傷心,但后來態度淡了下來。因為林愛的零用錢銳減,這讓大手大腳花錢慣了的她非常不習慣,甚至還遷怒于母親。
林愛對親情的冷漠,繼母唐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同時她也覺得內疚,覺得孩子的這種自私表現是自己溺愛的結果。這些年,要不是她和王香美爭著用錢和放縱來討好她,也就不會有今天的結果。如果不讓這個孩子真正理解母愛,她的人生軌跡就會走偏,那這個家庭的未來將會永無寧日。為了挽救這個迷途的孩子,唐璇和林勁松商量后,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2006年2月10日,是林愛14歲的生日,林勁松對林愛說:“小愛,為了給你媽治病,我們已經把家里的房子賣了,我們先一起到你媽媽那邊去住一段時間再做打算,也方便照顧她。”
父親的話讓林愛大吃一驚,一想到要回到生母那里去受苦受累,她一百個不愿意,不停地責怪父親不該把房子賣了。林勁松生氣地說:“她是你的母親,以前對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看父親生氣了,林愛這才服從。
就這樣,一個特殊的四口之家住在了一起。林勁松平時都在公司,很少有時間回來,照顧王香美和林愛的責任都落在了唐璇身上。每次到醫院復診,唐璇都會借口自己忙不過來,把林愛帶上一起去醫院。一次,王香美做檢查的時候,唐璇特意把林愛帶到了婦產科的門口,聽著里邊待產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叫聲,林愛有些吃驚,唐璇趁機教育說:“生育只是每個母親受難的開始,有個孩子以后,母親的生命里從此有了新的主題。她們為了子女操心、辛苦,從來都是不要回報的。”
在家里,唐璇也經常會要求林愛照顧王香美的飲食起居,在照顧的過程中,總不時地提醒她:“你小時候,爸爸在廣州,媽媽就是這么一點點地照顧你的。”唐璇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林愛。
2006年6月18日,王香美在醫院里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但她臉上的表情卻非常平靜,也許是想到自己臨死前終于“找回”了自己的女兒吧,她走得很欣慰。
這時,林勁松夫婦才告訴女兒,其實家里的房子沒有賣掉,林愛聽了,忽然明白了繼母的良苦用心,感動地抱住了唐璇,淚如雨下。
專家評點
繼母的愛,應該以退為進
如果不是生母的離世,故事的結局是否還會以這樣的結尾收場呢?有多少時候,我們打著愛的幌子,其實卻只是為了自己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我們自以為愛孩子的時候,有多少時候想過,我們這種愛對他是一種幸福還是一種傷害?
進入一個新的家庭,繼母最常做的,就是像用橡皮擦一樣擦掉前任在這個家留下的所有痕跡。在心靈深處,也許她非常想否認、忽略掉那個女人的存在,可是越如此,孩子的反彈壓力就越大。因為她觸碰到了家庭系統的第一個動力源:血緣的力量。
當繼母想籠絡住孩子,爭取能和他發展成一種后天的“親情”時,孩子與生母的情感無疑就成了一枚“定時炸彈”。于是一場拔河大賽開始了,親情竟然成為一種籌碼,一種拍賣會的競價。到最后,孩子成了她們手中的工具,她們也成了孩子手里的工具,當她們為了爭奪孩子的愛而大肆收買孩子的時候,她們已經失去了孩子的愛。孩子可以像操縱木偶一樣讓她們忙得團團轉,為了“爭寵”,她們犧牲了教育孩子的義務,犧牲了管理孩子的責任,讓孩子淡漠了對她們應有的尊重和理解。溺愛也許讓你獲得了暫時的和平,但卻將這個家的根基“腐蝕”了。
對繼母而言,如果你成為這個家的新主人,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到,你的進入是以前妻付出了這個位置為前提的。你必須要承認“前任”在這個家庭的存在,只有容納,才能獲得平靜。你千萬不要試圖取代孩子的生母,也不要期待孩子對你有血緣般的愛,試著和孩子的生母分享這份愛,也許孩子更會接納你。
以下幾點也許值得您參考
1.真正尊重和接受前妻,尊重家庭其他成員。尊重就是接受這些人的價值觀、做法。忽略或者抹殺對方的存在性,都是試圖讓自己得到尊重,但事實上,我們永遠不能自作主張剔除什么人。
2.為孩子樹立美好的“母版”。無論孩子對自己的親生母親、父親什么態度,你都不能在孩子面前否定他們,而是尊重和接受,不跟隨孩子的態度評判,因為孩子心靈深處總是最接受、最愛自己的親生父母。如果你將這個母版毀掉了,孩子將來長大會失去對理想男女兩性的認同感,最終容易在婚姻情感方面出現問題。
3.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孩子面前,永遠不要以母親自居,即使孩子非常愛你,愿意稱呼你媽媽,在自己心里也要告訴自己你不是他親生的媽媽。如果可能,告訴孩子,你愿意照顧他、愛護他,你不是他親生的媽媽,孩子有自己的親生爸爸,你只是在替孩子親生媽媽做照顧他的事情。可以建議孩子有時間多看望自己的親生媽媽。
要學會給孩子相對獨立的空間,也給自己空間,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過度的溺愛。繼母對孩子,不能言聽計從,應當有理智更客觀,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4.在丈夫面前,永遠不評論前妻的好與壞。無論丈夫怎樣評價他的前妻,你都用包容和接受的態度面對,化解他們的恩怨。不阻止他因為孩子的緣故與前妻聯系,對自己充滿信心。當你擔心和嫉妒時,就給丈夫一個信號:你對你們的情感沒有信心,這也會給他一種強烈的消極暗示。最終就會出現“想什么,就出現什么”的悲劇事件。
5.不試圖和孩子爭奪丈夫的愛。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與丈夫親熱,也不要暗示你和他的爸爸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和愉快,因為孩子離開親生的母親,已經感覺到了冷落和難過,已經“嫉恨”你了,不能再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避免說“我和你爸爸總是如何的好,如何的快樂和幸福”。允許孩子有一段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