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來,89年的我,也應該算是80后之一吧,不過我搭的是末班車,也坐不上頭等艙,而且面對車窗外或推崇或質疑或迷亂或贊美的眼光,我卻怎么也抬不起80后那高貴的頭,怎么也忍不住要飛回萬惡的舊社會,去聆聽魯老先生的教誨,去看地底下。80后的我,正在猶豫要不要在下一站離開這扎心的火車,至少現在,我還可以在人群中來去自如而不被人推來推去。
80后的生活是甜的,甜在物質。80后的生活也是苦的,苦在精神。80后能在一夜間感受到萬封來信如雪崩般涌來的成就感,80后也能在一瞬間感受到什么叫眾矢之的。總之,80后存在的價值,就好像是給人們推崇或推攘的。80后的生活,就是這么被人們推來推去。
當韓大哥提著幾個大紅燈籠一路高歌而來時,當郭二哥帶著“死亡的悲劇”蹣跚而來時,人們徹徹底底地感冒了,社會徹徹底底地感冒了。門都變成了三重,城都化為了幻影,長安不再長治久安,連夢里也吟哦著“夢里花落知多少”。滿街的紙片紛飛全是些閑言碎語,滿眼的笑臉便都含了一種青春的苦澀。也不只是誰說的“少年不識愁滋味”,到現在卻成了一句廢話,只要你找一堆80后往哪一站,呵,那個愁啊,那個憂啊,不帶來一場寒潮也得下一場梅雨。然后所有的文章便成了清一色的無病呻吟;然后所有的80后便成了飽經滄桑的悲劇英雄;然后所有的青少年便開始東一句西一句地寫些不著邊際的話以及一些從未有過的悲傷、頹廢;然后有幸可以劃為80后的人便開始爭先恐后地往80后的火車上擠,不幸早生或晚生的人便隨著大流不停地把火車向前推;然后這天就忽然蹦出一個少年作家,那天就忽然變出一個文學天才。
不擠行嗎?不推行嗎?不行!不擠就趕不上潮流,不推就跟不上時代。于是乎,人們使出渾身解數,有對80后吹捧有加套近乎的,也有極力斥責來換取知名度的,更有冒名頂替以求暢銷的。
就這么推來推去,終于有一天,這火車因為負荷過重罷工了。所有窗外的霓虹亮景、車水馬龍便在這一刻凝固,所有投來的憧憬仰慕、尖叫歡呼便在這一刻變質。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會鉆出第二個,第三個,隨著人群中第一聲質疑的發憷,人們仿佛從南柯一夢中驚醒過來,紛紛睜開渾濁而又清澈的雙眼,仔細一瞧,咦?原來這80后也沒有什么啊!只不過是幾個黃毛小子賣賣筆桿、擺擺PosE罷了。于是乎,咒罵聲、討伐聲,群響畢起,贊美聲、吹捧聲,聲聲漸消。于是乎,我們的80后就這樣被人們推過來、推過去、推上天、推下地,就這樣樂此不疲地推來推去,卻不知自己是被推崇還是被推攘。只好傻愣愣地看著這群人在那傳球,這群曾將自己椎上云霄的人,這群又將自己推回現實的人。
時間就在這推攘擁擠的空間里悄悄溜過,慢慢沖淡一切。就這么淡了,冷了,也許是南柯一夢,也許還會有紅火之日。總之,80后再也不那么令人狂亂了。人們依然那么昏昏沉沉,忙忙碌碌,在白天里沉睡,在黑夜里驚醒。但或許有一天,隨著另一股什么流的到來,日子就有會因90前、90后而熱鬧一把,人們就又可以享受推來推去的樂趣了。
我走下80后的列車,耳邊傳來的是一陣陣超級女聲的翻唱歌曲,眼里看到的是一個個哈韓哈日的紅頭綠發。當有人問我推什么流時,我很想說我不推什么牛也不推什么豬,但是我做不到,因為這是一個推來推去的社會,我無法走出熙攘的人群。很無奈地,我說:“我推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