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作:Paul White
翻譯:柳丕剛
倚靠兩款新的大振膜電容麥克風,Rode公司生產高音質、低噪聲的麥克風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自從推出NT2,Rode在麥克風市場中始終保持著活躍的狀態,產品覆蓋了從電子管到晶體管的各種類型麥克風。然而自從2002年8月份推出NT4和NT5以來,我很少聽到過Rode的消息,所以當他們推出NT2000和NT1A的時候,我很想知道他們的技術水平提高了多少。NT2000 多指向麥克風
你絕不會認錯NT2000——它那三個醒目的調節旋鈕設計在市場上是獨一無二的。這款晶體管麥克風采用了低噪聲JFET設計,信號鏈路中沒有變壓器。與那些在多種指向之間來回切換的設計不同,NT2000最上面的那個調節旋鈕允許在全指向——心型——8字形之間做線性調節。麥克風可以用24~48V幻象電壓供電。
JFET放大電路只有7dB的等效輸入噪聲,非常安靜。由麥克風的頻響曲線可以看到,NT2000的頻率響應均勻覆蓋了20Hz~20kHz的區域,心型指向的時候在12kHz左右有一個很小的提升,5kHz左右也有一個,不過微小多了;
當為了抵消近講效應影響而對低頻進行滾降的時候(只在心型指向和8字型指向下),中間的調節旋鈕允許在20Hz(效果等于直通)到150Hz之間線性調整。這種線性調整同樣適用于最下面的\"pad\"旋鈕,它提供了整體0到10dB的衰減。話筒的最高聲壓級(SPL)達到147dB,
當pad旋鈕完全打開的情況下則有157dB。話筒的動態范圍為136dB,信噪比大于84dB。
整個話筒設計緊湊而且非常結實,采用機械加工全金屬鍍鎳外殼。三個調節旋鈕的設計使得話筒比同類產品長了一點,重量也相應有所增加,因此你得選擇結實的話筒支架以避免諸如低頭之類的麻煩。極頭外罩采用了通常的雙網孔結構,并且極頭本身也作了內部防震處理。話筒可以由固定圓環固定在附送的SM2話筒防震架上,其他附件還包括一個塑料防震話筒箱。拆開話筒可以看到內部整潔的電路結構和標有Rode商標的電路板,并且外殼內壁也十分平滑。
NT1A 心型指向麥克風
NT1A話筒外形看上去很像老的NT1,不過是外殼由灰色噴漆變成了鍍鎳。同時也舍棄了原來的箱子包裝,而采用紙盒包裝。外觀看起來可能不如原來的箱子好看,但是隨包裝同樣附送了一個金屬防震支架和一個便攜軟包。同它的前身NT1一樣,NT1A也是心型指向的大振膜電容麥克風,振膜采用1英寸鍍金振膜。
雖然看起來和前輩很相像,但是NT1A實際上的進步可不是一點點——全新設計的電路,比以往更高質量頻率響應的極頭,準確捕捉20Hz-20kHz的全部聲音細節,而相比較而言,NT1的頻響曲線從16kHz就開始衰減了。此外,NT1A的頻響曲線也比大多數同類產品更平直,只是在低頻大約120Hz的地方有一個微小的增益,這使得聲音聽起來稍微的討巧一點,但是仍不失真實。
極頭信號經過無變壓器JFET電路放大,電路設計簡潔明快。雖然這是Rode生產的入門級麥克風,但是一些優秀的細節部分仍然被保留,例如鍍金的XLR接口,高強度機械沖壓底環等等。話筒的網罩由兩層優質不銹鋼制成,外層為保護層,質地緊密沉重,以確保足夠的強度;內層細密精致,可以有效防止噗聲,同時避免灰塵污染和無線電干擾。不過和所有其他的麥克風一樣,在近距離錄制人聲的時候,一個好的防噗罩還是必不可少的。
NT1A沒有pad開關和低切開關,可能是因為市場定位的關系。不過這并不妨礙它成為我用過的最安靜的麥克風。它的等效輸入噪聲只有5dB,信噪比則達到了88dB。而很多大振膜電容麥克風的信噪比通常在75~80dB之間。標稱靈敏度為-31.9dB(1V/Pa),感覺和我其他的電容麥克風差不多。最大聲壓級(SPL)137dB,對于一款沒有pad衰減開關的大振膜電容麥克風來說非常的不錯。NT1A使用48V或24V幻象供電。
錄音棚測試
通過對比測試,我發現心型指向模式下兩款麥克風的表現相差無幾——都有很好的頻率延展,聲音飽滿平滑。實際上,你希望從設計優良的無變壓器FET電路麥克風身上得到的一切品質在這兩款麥克風上幾乎都能實現。心型指向聲音窄的特點在Rode的這兩款話筒上似乎不太明顯,不過如果你把NT2000切換到全指向,你會立刻發現全指向的聲場比心型指更寬而且自然。8字形指向也是同樣的情況,聽起來更純凈一些。
大多數人買大振膜電容麥克風是因為它們的性能表現,而其中有一些型號還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Rode的這兩款新產品寬廣而高頻豐富,又不失良好的低頻響應,聲音沒有薄或者尖銳的現象,而且由于本身的聲染色很小,因此錄制的聲音很容易進行均衡調節——你不需要頻繁與麥克風產生的頻率染色做斗爭。錄制人聲時,聲音平滑而有質感,錄制木吉他等樂器也很合適。
我很喜歡NT2000這種連續調節的設計,它這種平滑調節的方式使得每次的工作都與眾不同。NT2000的手冊中還包括了一張空白的設置頁,可以讓你記下自己的設置以備下次使用。同時,手冊中還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設置,包括提醒你在錄制人聲的時候仍然需要再有一個防噗罩。
作為一支多能的樂器麥克風,NT1A比起前輩NT1來更明亮一些,高頻表現更豐富,同時低頻響應也很平衡,干凈清晰。不過我還建議將它用作主人聲麥克,錄制人聲的時候,它的聲音很現代,通透而空氣感強,中低頻飽滿。同類產品中不會再有其他有這種聲音的了。而如果你想要像老的NT1那樣的溫暖音色,只要使用均衡稍微切掉一點高頻就可以。
試用中發現,NT1A比同類的產品要輕一些,因此更不容易出現話筒架低頭之類的情況。而低噪聲則意味著它能夠勝任錄制小音量的樂器或者在距離聲源很遠的位置錄音。它明亮的高頻使得它也能夠用來錄制原聲吉他或手鼓等打擊樂。
總體印象
Rode的新產品將性價比又提升了一步,尤其是低噪聲——比大多數同類的其他產品要低6~10dB。它的聲音不如電子管話筒或者有變壓器型號的話筒溫暖,但是對我而言錄制人聲的時候,這一特點反而讓我更容易在混音中讓人聲更靠前,而不必拼命增大音量。
拋開價格不談,NT1A已經具備相當專業的水準,無論是對人聲錄音還是對常規樂器錄音而言。它平直中性的頻率響應使得它具有很廣泛的適應性,并且錄制的聲音很容易進行均衡調節。同時,它的高頻延展幾乎可以滿足你的一切要求,你甚至可以經過很少的均衡調節甚至不經過均衡處理,就得到具有現代感的人聲。
如果你需要多用途、多指向、可以盡量滿足你所有需要的麥克風,包括質樸的人聲,那么你絕不應該錯過NT2000。不過如果你只是需要一款心型指向的話筒,那么更便宜的Rode NT1A具備與之相似的特性,噪聲更低而且聲音更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