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緣
當獨自留在家中等待上班的媽媽終于回到家中把自己緊緊抱在懷里時,對孤獨了一天的孩子來說,那自然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時刻!
當寂寞已久老母親終于盼到外地的兒子回來探親對時,對望穿雙眼的老人來說,難道不也是一種難言的幸福時刻嗎?
當運動員們經過頑強拼搏終于奪得了冠軍時,那當然是一種激動人心的幸福時刻!
而當年輕人第一次踏進大學校門或是頭一天步入I作崗位時,那難道不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幸福時刻嗎?
當一名普通的彩民瞬間發現自己買的彩票竟然中了大獎時,那無疑是一種難得的幸福時刻!
當看到自己長大成人、孝順的;子女孫輩們繞膝而坐,作為含辛茹把孩子拉扯大的父母祖輩,豈不體會到一種莫大的幸福?
、
幸福是各種各樣的,幸福更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總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那極其有限的、極其短暫的幸福時刻吧?
生活中有苦也有樂,人生中有酸也有甜。在當前社會與生活各種壓力使不少人身心極度疲憊,在不少人常用“苦短”來形容人生的情況下,我們如果再不擴大自己對幸福的感覺,如果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灰暗、無聊的一面,整日被憂郁、煩惱的氣氛所籠罩,忽略了人生旅途中那一個個由眾多且又微小的近在咫尺的“閃光時刻”、“幸福時刻”,對于我們原本就非常有限的人生來說,那該是一個多么大的損失啊!
有了煩惱憂愁就應適當地宣泄一下,然后及時地把思緒從痛苦中拔出來,盡快地把情緒調整到相對的最佳狀態,繼續用心去體會每一個好時光,用幸福的感覺驅散憂愁郁悶的心情,留給自己更多的放松和愜意。從某種角度上說,這不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精神壓力,緩解身體病痛,達到一種健心強身的免費良藥嗎?如何調節現代心理病
陳玉芳
現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種不健康狀態,已經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必須設法擺脫心理失衡,使思維正常運轉,走出心靈的誤區。
(1)要加強修養,遇事泰然處之。要清醒地認識到生命總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規律。應當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平靜地接受生理上出現的種種變化,并隨之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主動地避免因生理變化而對心理造成的沖擊。事實上,那些擁有寬廣胸懷、遇事想得開的人是不會受到灰色心理困擾的。
(2)要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多種興趣。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常會胡思亂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與生活。適度緊張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實,而充實的生活可改善人的郁悶心理。同時,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廣泛者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生活豐富多彩就能驅散不健康的情緒,并可增強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義。
(3)盡力尋找情緒體驗的機會。一是多想想你所從事的事業,時時不忘創新,做出新的成績,躍上新的臺階。二是要關心他人,與親朋、同事同甘共苦,無論悲歡離合,都會引起心理的震動,它會使人頭腦清醒,J心胸開闊。三是多參加公益活動,樂善好施,為子孫造福。最好是學一門藝術,無論唱歌彈琴,寫作繪畫,集郵藏幣,都會使你進入一種新的境界,產生新的追求,在你的愛好之中尋找樂趣。
(4)保護內心寧靜。面對大量的信息不要緊張不安、焦急煩躁、手足無措,要保持心情寧靜,學會吸收現代科學信息的方法,提高應變能力。最后,要盡量多地設想出獲取它們的可行途徑,并選擇一個最佳方案行動,從而減輕個人的心理負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適當變換環境。一個人在一個缺乏競爭的環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過于安逸的環境反而更易引發心理失衡。而新的環境,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生活,可激發人的潛能與活力,避免刺激單一重復,使自己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狀態,避免心理失衡。
(6)正確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系。要根據社會的要求,隨時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使之更符合社會規范。要擺正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對待個人得失、成功與失敗。
如此,就可以減少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