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長簡介:尹漢寧,籍貫湖北,1955年生,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商務廳廳長。黨組書記,湖北省貿促會會長、湖北省外資辦主任。
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心,楚文化在本質上是開放的,無論是語言、飲食,還是民間習俗和民風,都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湖北具有承東啟西的戰略地位,具有較強的市場集散和輻射功能,有條件成為外商進入內地市場的載體和橋梁。
湖北產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武漢鋼鐵公司、東風汽車公司以及武船、武重、武鍋等一批大型企業聚集在湖北;以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等46家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為支撐,全省激光、光通信、汽車零部件、生物制品、新軟件開發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作為國家光電信息產業基地,武漢中國光谷現在年產值已突破300億元,并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
一、對外貿易大幅增加,出口結構有所改善。2005年全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90.9億美元,外貿出口達到44.5億美元。出口結構也有所改善,機電產品已取代紡織服裝,成為我省第一大出口商品,其比重現已達到30.6%,機電、紡織服裝和鋼材成為我省外貿出口的三大主導產品。
二、吸收外資規模擴大,使用外資質量提高。我省積極利用政策導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外商投資環境,促使吸收外資規模取得新突破。與此同時,我省使用外資的質量逐步提高。“十五”期間,全省外商投資大項目增多,其中合同外資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14家,合同外資總額26.6億美元,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9家,合同外資總額23.6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已有61個在湖北安家落戶。
三、外經業務穩步發展,“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十五”期間,湖北省積極貫徹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規模逐步擴大,形式日益多樣,跨國投資和經營能力逐步增強。
2006年,湖北商務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商務工作全局,工作將以以下幾項作為重點:
1、構建以“五區、四港”為依托的武漢外資密集區。
2、打造以重點產業和企業為依托的出口品牌工程。
3、建設以主導產品為依托的出口基地產業群。
4、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走出去”創建工程。
5、構筑以銷售地產品為重點的商業網絡工程。
6、推進以武漢物流園區為中心的口岸通達工程。
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與對內放開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相結合,大力提高我省經濟的外向度。以改善和優化開放的環境為重點,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資。加快發展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加快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堅持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流通市場,充分發揮流通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先導性作用,開創全省大開放、大市場和大流通的商務發展新格局,更好地促進全省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