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離休老干部,在離休后的20多勻中,我抱著積極的人生態度,離休不離志,使我的離休生活豐富多彩。我是個癌癥患者,但由于我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樂觀豁達的處事風格,加上科學的養生保健方法,病魔最終向我屈服,今年我80多歲了,但我的生命正如落日晚霞的余輝,發出別樣的光彩。
我喜歡讀書、寫作、剪報、收藏,成天迷戀于書報,寄情于筆端,沉湎于方寸,生活充實,精神富有,每天快快樂樂,健健康康,晚年生活過得幸福快樂,我的快樂就寄托在這讀、寫、剪、藏中,這也是我的長壽秘方。
讀出健康。老年人要終身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保持晚節。到老更慚知識淺,余年應是讀書時。離休后我們老年人讀書有了更好的條件,有大量整塊的時間用于學習。我自費訂有二三十種“老字號”、“健字號”的報紙雜志,每天讀書看報,有滋有味。書籍是科學養生的指南,書中自有“智慧果”,也有“養生術”,從博覽群書中我吸取養生知識,借鑒他人養生經驗。書猶藥也,可以醫愚治病,凈化心靈,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常讀書,志不衰,腦子靈,心情樂,有益于健康長壽。
寫出長壽。讀書可以拓展思路,激發寫作靈感。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把讀寫剪藏的感受,保健養生的點滴體會都寫成文章,從感性到理性,使思想得以升華,變成自覺行動。離休以來,我在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上千篇,輯成了3本《我的康樂經》。拈毫命筆,樂書忘老,一門心思沉湎于寫作,心情自然的進入一種寧靜、平和狀態,這種效果是藥物所不及的。在不幸患癌癥后,我仍筆耕不輟,精神有所寄托,而忘卻了病痛。
剪出晚晴圖。讀書能吸取知識,剪報能積累知識,寫作是運用知識,三者相輔相成。我在讀書過程中,遇到自己心愛的材料就順手剪下來,然后分類整理,貼成剪報本,輯成“益壽篇”、“運動篇”、“飲食篇”、“治療篇”、“情趣篇”等。現在我擁有內容豐富、門類多樣的剪報本100余冊,集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于一體,成為指導我養生的一部“小百科全書”。剪報使我生活充實,精神富有,充滿活力;剪報鞭策我老而好學,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剪報教我科學養生,增進健康;剪報與養生聯姻,知識與健康共進,剪出了一幅七彩斑斕的晚晴圖。
藏出了一個知識庫。收藏是一種高品位的文化活動,可以廣交朋友,豐富閱歷,增長知識,促進健康。我離休后,就開始收藏旅游門券、火車站臺票、煙標、火花等,由于執著追求,成績斐然,現有全國各地旅游門券兩萬多枚,火車站臺票八千多張。從南方天涯海角到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幾乎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茶余飯后,擺弄門券,欣賞品味,宛如“精神會餐”、“免費旅游”,雄偉的故宮、巍峨的長城、清秀的漓江、形態各異的秦兵馬俑,足不出戶,盡收眼底,頗有“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景”之樂也。
在讀寫剪藏中貫穿一個“動”字,寓健身于動樂之中。從事這些活動,都必須動腦動手,手腦并用,有益于身心健康。讀寫剪藏還把“學為養樂”有機的結合起來,產生整體效應,在輕松愉快中增壽,可算是一種養生的藝術吧!
(編輯 李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