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喜歡苦藥,同樣,也沒有人喜歡苦難。但苦難的反面恰恰是吉祥。
苦難常常能喚起干事業的力量——這種力量盡管是潛伏著的。一般來說,星星惟有在黑暗中閃現,正如磨難方顯英雄本色。在某些情況下,智慧需要突然的撞擊、艱苦的磨礪,才能拔迷霧而見天日。困境催人奮發,激起自強自立的力量。成功之道在于努力。許多責任感強烈的名人,其業績就是在折磨、考驗和疑難中開創的。
力量、教養、情操來源自苦難。舒適、悠閑遠不如坎坷與磨難更鍛煉人,更能發揮人的長處。苦難造就人的稟賦,苦難磨煉人的秉性。苦難引導并造就個性,教人以耐心和韌勁,有助于激發許多新鮮的思想,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有如赤金。
因苦難而成功更為美好動人,經災患而歡樂更令人喜悅。我們若不經饑餓,焉能品出佳肴之美味。光明在黑暗之后更顯燦爛。既然如此,為了享受繁榮,必須經受苦難。
考驗朋友的真誠,再沒有比患難更為合適,一帆風順能帶來朋友,而苦難卻考驗朋友。友誼的綠葉,在繁榮之時隨風輕拂,垂下濃蔭;而在危難之際卻往往經不起風吹,零落飄散。
苦難對人類還有一個好處,它遠比繁榮更使我們接近上帝。正是在苦難中,我們的心靈越發純潔,我們的思想更靠攏宗教。身臨苦難,我們最依賴上帝。
苦難是大大的吉祥。人們與其在苦難時壓抑、呻吟,倒不如視苦難為上帝的賜福,應當默默地、耐心地忍受。倘若人的生活沒有艱難,幸福沒有災禍,舒適沒有煩惱,那么,生活就不成其為生活。完整的生活應當是既有幸福又有災難。我們應當歡迎苦難。惟此才能享受歡樂。
選自《中學生閱讀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