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級貧困縣山西渾源,今年財政收入預算不到1億元,縣檢察院卻修建起造價一兩千萬元的豪華辦公樓,在縣級檢察院中堪稱“全省之最”。讓人更為吃驚的是,蓋樓資金大部分來源于檢察院參與公路治超(超重)的罰沒款。據大同市紀委、監察局介紹,他們早對此事作過處理,給予檢察長馮志勇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責令渾源縣政府作出深刻檢查。
這里不妨照抄一段大同市紀檢監察機關的認定,你就知道渾源縣檢察院涉“三亂”這股渾水有多深,豪華辦公樓的資金來源是如何地不純凈:“渾源縣檢察院參與治超工作,馮志勇任治超領導組副組長,并抽調檢察院3人到縣治超辦工作,違反了省政府《關于治理公路“三亂”的通告》的規定”;“治超辦領取代收罰款票據1073本,累計罰款952萬元”;“2005年7月23日,治超流動稽查隊隊員攔住4輛運煤貨車,未經稱重、未開具交通行政處罰決定書,便以超載為由每車收取500元超載罰款”……
且不聽民怨沸騰,僅翻開渾源縣檢察院參與整治公路超載工作記錄的一頁,你也能判斷其性質惡劣到什么程度,大搞公路“三亂”而“亂”到了何等地步。將來路不明的違規資金用到修建“官衙”上,似乎就能洗凈官員們的違紀違規責任——對于大同市紀檢監察機關的處理決定,筆者是越看越糊涂,越看心中越郁悶。難道有了這一紙處理決定,渾源縣檢察院就能“掀開新的一頁”,將不屬于自己的亂罰款變成建設資金,堂而皇之地使用?難道僅有檢察長馮志勇一人的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就能為天怒人怨的“三亂”埋單?!
前幾天,人民網還發表了羅宗華先生的文章《從周總理任期不蓋國務院辦公大樓說起》,記述了周恩來總理從1949年進京直至病重住院的26年里,始終在中南海三間舊式平房里辦公的故事。周總理曾明確表示,在他任職期間,不蓋國務院辦公大樓。然而這種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在時下某些官員身上日漸稀缺。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渾源,每年財力尚不及億元,檢察院就要蓋起一兩千萬元的“官衙”,狂追時尚竟“追”到不顧老百姓怨聲載道的份上,這樣的“公仆”哪里是人民的公仆!尤其是那一磚一瓦來自亂罰款,在貧困縣眾多民居中鶴立雞群般矗立的豪華辦公樓,活脫脫是一座大肆炫耀官威與派頭的“權力宮殿”,暴露出少數官員不知榮辱、不辨美丑的內心世界和價值追求。
坐在這座用亂罰之款砌成的“權力宮殿”里辦公,每塊地板、每塊磚頭上都烙著過往司機的憤怒,有些官員竟還能安如泰山,我真服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