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政協話”是有掌故的。那是十多年前,我初入全國政協,有幸參加一次專題調研活動,活動結束時舉行了一個總結會。會上,我把所見所聞所想老老實實地毫無保留地講了出來。鄰座的一位委員悄悄對我說:“你講得很中肯,但是太直率了,在場的某位主管官員掛不住了。”弄得人家“掛不住”總不是好事情,且也并非我的本意。所以,心里也有些惶惶然、茫茫然。散會時,一位記者馬上找到我。他有點激動地對我說:“劉委員,你說得很好,是百分之百的‘政協話’。你整理出來,我保證登在頭版。”不久,某報頭版果然一字不改地把我的“政協話”登了出來。這是我初聞“政協話”,也是我初語“政協話”。
從此,“政協話”便成了反映實際情況的大實話,經過深思熟慮確有見地的話,于國于民有利卻與個人得失絕緣的錚話,且深深植根在我心間,讓我時時記起。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注意政協的各項活動中有多少“政協話”。時間長了,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政協的掌聲與“政協話”有某種關系。
我把政協各種場合的掌聲大致分為禮貌性的、應景性的,還有在少數人掌聲的影響下響起的我稱之為牽引性的,最后一種是差不多只在“政協話”之后才有的驟發的響亮的持續的掌聲。政協大會發言的會場是少有的這幾種掌聲齊備的場合。可惜的是,后一種掌聲往往要幾次大會發言會后才有那么一次、兩次,足見“政協話”也還有“一般”與“精彩”之分,只有精彩的“政協話”才能激起人們發自內心的精彩掌聲,更可謂彌足珍貴!小的場合沒有掌聲,但是聽眾的精神和寫在臉上的關注與掌聲有相同的作用,最大的關注和贊許也總是毫不含糊地送給精彩的“政協話”。
中國人要說普通話,政協委員要說“政協話”。政協應該把大話、空話、廢話、套話等等清掃出去,凈化我們的話語環境,在全國帶頭做個話語特別是政治話語的“衛生”單位。這對政協履行職能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歷史意義。就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從前,有個電影叫《美麗的謊言》。現在,我們也能看到某些聰明過頭的地方官又玩起同樣的把戲。善意的也好惡意的也罷,美麗的也好丑惡的也罷,洋的也好土的也罷,謊言終歸是謊言,編造謊言的“公仆”終歸是欺主的惡仆!正因存在這些現象,黨和政府需要的是反映實情,講出群眾心聲和利國利民的“政協話”。
十多年來,我時時想起“政協話”,努力去說“政協話”。正是因為我把“政協話”看作政協委員政治良心的具體表現,更企求它成為群眾心聲和政治訴求的匯集與升華。一路走過來,才深深體味到,“政協話”既淡白如水般尋常,又像天籟仙樂般珍貴!
如果說,在當政協委員這十余年中我有什么遺憾的話,那么,最大者最痛者莫過“政協話”說得太少,說的時候又常常因為下的功夫不夠,以致說得不那么地道,那么精彩,當然還會有荒腔走板的時候。
但是,總有一種強烈的沖動催促著我,同時又促我無忌直言:愿政協盡是“政協話”;愿“政協話”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