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氣”這東西一直很神秘,很多人不相信它的存在,但是有的時候,它又實實在在地主宰著人們的生活。對于天三奇的總裁李盛學來說就是如此。
1995年下半年的時候,作為養雞廠老板的李盛學正被雞瘟鬧得心神不寧,突然想起不久前在火車上遇到的一位“高人”送給他的一個試管的藥粉,“高人”告訴他包治百病。于是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在雞身上實驗了一下,沒想到效果良好。
這位高人就是天津大學醫學院的教授、著名的微生物專家王厚德。當時李盛學還不知道微生物是個什么東西,但是生意人的直覺告訴他,雞吃了有效,在人身上也應該會有效。于是就按照配方做出了膠囊,取名天三奇。但是在推向市場后沒有任何反響,原因很簡單,搞飼料出身的李盛學根本不懂市場。正在彷徨無計的時候,一條《誰來拯救孟靈泉》的新聞報道無意間為天三奇打開了市場大門。
熟悉李盛學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寬厚、善良、樂善好施的人,對于孟靈泉身患嚴重的風濕病無錢醫治,上不了學的痛苦李盛學感到很同情,于是他派人給孟靈泉送去天三奇的產品歸元精和一些錢。這一善意的舉動很快得到了回報。孟靈泉痊愈了,并且返回了校園。遼寧衛視對這一善舉的報道使天三奇獲得了極佳的市場形象,同時也確定了天三奇日后“公益營銷”的基本理念。
接下來的日子天三奇一路高歌猛進,一盤制作粗糙但是非常感人的錄像帶成了天三奇沖擊市場的利器,李盛學受到救助的孩子和家長的感恩、社會名流的贊許,被醫治痊愈的孩子們歡快的笑臉在各地的電視臺數十遍的反復播放。接下去,就是數錢了。
1998年,天三奇的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1999年4月,天三奇“愛心救助”行動在全國展開,《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26家媒體集中進行了報道。李盛學和他的天三奇一時名聲大噪。2000年全國銷售額突破1億大關。
一個沒有經過戰火洗禮的人在富貴來臨面前會不可避免地導致迷失。李盛學也不例外。他和他的團隊開始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個又一個“昏招”開始將天三奇推到懸崖的邊緣。
首先是部分地區分公司的經理毫不理會國家不允許保健品宣傳療效的明文規定,在廣告之中大談天三奇具有“斬草除根,立竿見影”、“徹底攻克風濕類頑癥”的療效,然后,李盛學接受了一位策劃專家的建議,投資5000萬元建造金字塔形的天三奇大樓和廠房車間,當時有人提出史玉柱當年盲目“蓋大樓”導致企業破產的教訓,但是遭到了無情的“清洗”。
就在經銷商肆無忌憚的宣傳口號和建造“金字塔”機器的轟鳴之中,天三奇的危機步步逼近。
天三奇在媒體的宣傳報道中崛起,但是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媒體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給上重重的一擊。2001年8月,天三奇的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2億元。這是天三奇最輝煌的時刻,之后就像一塊滾下山坡的石頭一樣勢不可擋地迅速衰落。
2001年9月13日,這是一個所有的天三奇人都無法忘卻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中央電視臺新聞三十分播出了天三奇非法廣告宣傳的新聞,其實這只是媒體正常的新聞播報,對于一個有著良好的社會形象的企業來說遠遠構不成威脅。如果及時地與媒體溝通、承認錯誤,向觀眾解釋清楚這只是部分經銷商的違規行為,事態是可以平息的。但是天三奇的管理層卻自亂陣腳,再次犯下決策上的錯誤——將全國各個市場的天三奇的廣告全部撤出,好規范市場。
結果,一夜之間,天三奇所有的廣告在電視上消失了。這無異于是“自認有罪”,對于完全依靠廣告來支撐的保健品行業來說是極為罕見的敗筆。接下去,經銷商紛紛退貨,消費者認為自己上當受騙了,也憤怒加以譴責,天三奇的銷售量急劇下滑。此時,金字塔大樓已經完成了80%,但是企業幾乎所有的流動資金已經消耗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