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于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太原。
2005年,晉機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0.58億元,銷售收入5年平均增長55.83%。軍品主業和主導民品——鐵路車軸、鐵路車輛、石油鉆桿接頭均創造了歷史最好紀錄,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均有較大幅度提高。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家重點軍工骨干企業,其子公司晉西車軸公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鐵路車軸專業化生產企業。2006年,晉機集團公司相繼被中華全國總工會、中組部授予“五一”勞動獎狀和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
晉機集團的快速發展是怎樣發生的?記者帶著這個問題來到了晉機集團,采訪了該公司總經理牛建國。
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
走進晉機集團,優美的環境,有序的管理,精良的設備,精神飽滿的員工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總經理辦公室,我們見到了牛建國,他身體強健,渾身充滿活力。當我們問及晉機集團怎么會在短短的幾年里實現如此快速的發展時,牛建國充滿豪情地說:“首先是由于在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抓住了有利的發展機遇,并把機遇轉變為實現。”接著,牛建國向我們講述了在過去的幾年中晉機集團的奮斗歷程。
過去的5年中,晉機集團在企業發展上主要面臨“四大機遇”:一是國家加強國防建設的機遇,二是鐵路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三是國際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機遇,四是國家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機遇。晉機集團抓住了國家加強國防建設的機遇,軍品研制進入國家高新工程序列,既使公司的經濟總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又使裝備水平邁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抓住了我國鐵路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使民品的規模和效益得到了迅速提高;抓住了國際制造業轉移的機遇,外貿出口取得了長足發展;抓住了國家減輕國有企業負擔的各種機遇,實現了兩次債轉股、進行了主輔分離和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大大地減輕了公司的債務、人員負擔。
鐵路車軸的發展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典型范例。鐵路車軸是晉機集團在上世紀70年代末,適應國家“保軍轉民”戰略方針上馬的一個產品。由于利用了先進的軍工技術裝備,產品一出來就受到鐵路制造行業的認可,產品被評為國家銀質獎,為改變我國鐵路車軸依賴進口的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由于缺乏市場機遇,該產品長期沒有得到快速發展,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生產規模一直徘徊在一二萬支之間。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國政府提出了鐵路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加之由于我國加入WTO,國際鐵路車輛生產企業加大了從我國采購零配件的力度,晉西車軸邁入了一個劃時代的發展時期。幾年來,鐵路車軸的銷售量每年都以1萬支的速度增長,今年,產銷量均超過10萬支,其中出口量達到了銷售總量的40%,用戶遍布世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一些著名跨國公司,如龐巴迪公司、阿爾斯通公司、通用電器公司、西門子公司都把晉西車軸作為采購對象。
牛建國說,鐵路車軸之所以能夠抓住我國鐵路運輸實現跨越式發展機遇和國際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機遇,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晉機集團是一個有準備的企業。進入鐵路產品行業以后,雖然晉機集團生產車軸的設備在當時是一流的,但是,他們并不滿足現狀,而是只要有機會就進行改造。上個世紀80年代末,從國外引進奧地利GFM公司500噸精鍛機、烏克蘭仿型車床、德國N41數控車床、數控外圓磨床、俄羅斯數控車床等設備;90年代末以來,又引進了奧地利600噸精鍛機,興建了從軸坯加熱到一次正火、二次正火和回火處理全線計算機控制的環形加熱爐、步進式回火爐等相關設備;目前正在實施輪軸機加生產線建設,項目完成后,新增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及輪對四條生產線,新增粗銑端面鉆中心孔機床、雙刀架數控車床、全軸超聲波探傷機、兩端三孔加工機床、變節圓三孔螺紋加工機床、精修中心孔機床、數控外圓磨床、磁探機聯線等設備。幾次改造使晉機集團在裝備上始終保持國內領先地位,裝備和制造技術方面的優勢,保障了晉機集團能夠及時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目前,晉西車軸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具備了一定的品牌形象。為了走出國門,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晉西車軸就取得了美國鐵路協會的質量體系認證。2005年,以嚴格著稱的美國通用電器公司車軸負責人(AAL組長)來到晉西車軸公司進行年度體系審核,當各個審核項目完成后,他臉上帶著會心的笑容說:沒想到中國還有這么好的公司,就是搬到美國去,也會擠掉美國同行的。
創新才能不斷進步
牛建國是一位意志堅強,對事業十分執著的領導人。一個具有50多年厚重歷史的老企業,如果不能夠從傳統的體制機制和思維定勢中走出來,就決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脫胎換骨的變化。牛建國把創新歸結為晉機集團公司實現快速發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體制創新是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基本動力。幾年來,晉機集團針對自身在體制機制上存在的實際問題,主要從三個方面狠抓了體制創新。一是進行了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強化了經營單位的市場主體意識。2000年底,晉機集團的前身晉西機器廠完成整體改制,并剝離優質資產——鐵路車軸組建了晉西車軸股份公司;2003年,把負責公司內部產品轉運的汽車運輸處作為試點,改制成為晉機集團山西運輸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以鐵路車輛產品為核心,把相關的四個分廠進行整合成立了晉西鐵路車輛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和2005年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主輔分離和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通過上述體制改革,使內部機制初步適應了市場經濟的要求,增強了各經營單位的市場主體意識。二是深化了“三項制度”改革,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在分配制度上,晉機集團重點推進和試行了計件工資、崗位技能工資和中層以上干部年薪制等辦法。尤其是一線工人的計件工資制度,采取了下不保底、上不封頂的原則,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了生產的進度和質量,很好地解決了近年來經濟總量增加與在崗工人減少的矛盾。在用工制度方面,公司重點推進了勞動合同制和建立內部勞動力市場等制度,實現了職工能進能出、競聘上崗。目前,晉機集團初步形成了固定工與臨時工、長期合同與短期合同結構合理的用工體制,既體現了企業發展所需要的長效機制,又克服了單一固定工存在的人員包袱過重的問題,使用工制度更加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三是實現了股票上市,建立了民品自我發展的新模式。借助上市公司推進民品發展是晉機集團富有特色的發展模式。晉西車軸公司于2004年實現股票上市發行,募集資金2.4億元,利用募集資金提高并整合了鐵路產品產能,使晉西車軸公司擺脫了產品單一的局面,為進軍整個鐵路行業及相關產業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晉機集團母體企業也有了足夠的能力開發新的民品。
技術創新是企業進步的靈魂。“十五”期間,晉機集團新產品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占70%以上。完成軍品開發項目十多項,有的產品被列入國家高新工程序列。完成民品開發項目幾十個,如:C64K、C70鐵路貨車及旋壓制動缸、B級鋼搖枕側架等車輛零部件開發項目,國內外多種軸型的開發項目,多種石油鉆桿接頭、接箍、汽車齒輪等產品。技術創新還表現在先進技術工藝的推廣應用方面。幾年來,晉機集團廣泛采用了達克羅涂層技術、自動焊接技術、旋壓成形技術、真空熱處理技術等先進生產工藝,既降低了資源消耗,又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管理創新是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以企業文化建設推動管理創新是晉機集團的一大特色。2002年,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后不久,他們就針對企業長期存在的粗放管理的弊端提出了“勇于競爭、艱苦創業、細致工作”的理念,并通過宣傳教育力求使這些理念被員工接受,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幾年來,在“三個理念”的影響下,公司管理狀況有了很大改善,各種規章制度逐步健全,經濟運行責任制考核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以經濟運行責任制考核為基礎,以市場化交易為業務流轉準則,使內部管理得到了有效加強。2005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達6.31%,成本費用占銷售收入比率為97.7%,萬元銷售收入綜合能耗為0.24噸標準煤。
人才是興業之本
牛建國深情地講到,人才是興業之本,尤其是在科技高度發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晉機集團過去的發展依靠的是人才優勢,今后的發展也要依靠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和人才隊伍。
作為一個有著幾十年光榮歷史的老軍工企業,在人才、管理方面雖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晉機集團的領導班子清醒地認識到,要想把晉機集團這艘巨輪駛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必須依靠一支更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尤其需要擁有一大批經營管理、專業技術、專門技能人才。
“十五”期間,晉機集團引進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300余人,初步解決了后備人才短缺的問題。針對公司高級人才嚴重短缺的情況,一方面采取“選苗子、壓擔子”的辦法加強內部培養,到目前為止,已有9人進入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學科帶頭人和技能帶頭人隊伍;另一方面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借腦發展”,目前與許多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共同培養人才,共同進行課題研究。與此同時,晉機集團十分重視員工培訓,5年中有200多人在專科升本科班、研究生班接受過學歷教育,所有干部員工普遍得到了有關質量、安全以及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
從牛建國總經理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他們對提高員工素質和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還有許多的設想,如:努力把創建學習型團隊落實在行動上,在員工培訓制度化的同時,積極鼓勵員工自我深造,幫助員工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設計;力求使研發人員占到員工總數的5%;決心進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科技進步獎獎勵制度,加大對新產品研發、專利技術的獎勵力度;在北京等大城市建立技術研發機構,等等。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這些辦法的實施,必將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加盟到晉機集團中來,營造出英才輩出、事業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和諧是發展的保證
晉機集團始終把保持企業各方面的和諧作為推動公司發展的重要方略。用牛建國的話說,和諧是企業發展的一片藍天,缺少和諧的企業,一定不會做強做久。在晉機集團采訪的日子里,我們到處都能看到祥和的景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友好融洽的氣氛。
從2004年開始,晉機集團在科學發展觀的啟發和指導下,首次提出創建社會主義“和諧晉機”的目標,此后,每年的職代會、黨委工作會,都要對“和諧晉機”建設情況進行總結,并安排部署新的任務。“十一五”規劃中,公司進一步把“和諧晉機”建設確定為“六大”發展目標之一。這種戰略方針的重大轉變,反映出晉機集團公司在認識上把“和諧”由發展的“條件”向發展“目標”的轉變。
完善利益分配機制,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晉機集團按照“效率優先、注重公平”的原則,一方面注重體現“勞動、知識、貢獻”在分配中的作用,充分激發職工的創造活力,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解決好職工之間收入差距大的問題,使大多數職工在公司發展中都能夠得到實惠。公司還十分重視對分配過程的監控,確保職工利益不受到侵害。公司十分重視離退休職工管理,為離退休人員辦理了醫療保險,并每年組織一次健康體檢;積極組織離退休職工開展文體活動,成立了老年藝術協會,組建了老年合唱團、秧歌隊、鑼鼓隊、腰鼓隊、臺球隊、門球隊和老年太極拳協會等,為離退休職工休閑、娛樂、健身搭建了活動平臺;從2004年開始,公司組織離退休職工進行省內旅游,3年累計旅游人數達到1.5萬余人次;興建了老年樂園,修繕了六個社區老年文化活動陣地,目前正在籌建老年專用澡塘。
完善幫扶救助機制,體現社會主義企業本質。晉機集團全面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并每年兩次進行調查摸底,實行動態管理;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與124戶貧困職工結成對子;從2005年起設立了“幫扶救助”基金,通過個人捐款、單位資助、公司撥款等渠道,共籌集救助基金200余萬元,并先后對252名困難員工進行了救助;為全體女工辦理了特病保險,并組織進行健康體檢。這些措施切實為部分職工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得到了廣大職工的認可。
優化生活環境,共建文明社區。“十五”期間,晉機集團累計興建住宅樓44棟,2 000余戶職工遷入新居;對供電設施、供水設施、采暖設施及其他生活設施普遍進行了改造,極大地方便了職工生活;對生活小區實施了封閉管理,普遍進行了綠化、硬化、美化,增設了健身器材和活動場所,增添了游樂景點;為職工實施了醫療保險,改善了醫院環境,增添了醫療器材,加強了醫院管理,方便了職工就醫;改善了中小學和幼兒教育條件,為職工解除了后顧之憂。
晉機的未來灑滿陽光
晉機集團的企業愿景是“創建國際化公司,追求富足美好生活”。
在晉機集團采訪的日子里,我們無時無刻地感受到領導班子和廣大員工對集團美好未來的無比自信。
按照晉機集團的宏偉藍圖,其主要內容是:
經營規模力爭突破6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4億元以上,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0%以上,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25%以上,能耗、物耗、人力資源消耗等力爭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
核心關鍵技術及主要裝備要占領行業制高點,不斷提高集團公司在武器裝備研制生產中的領先地位,優先重視科研能力建設,強化基礎技術研究,加快實驗室建設步伐,提高產品研制的可靠性、安全性;
鐵路車軸在規模和綜合制造能力上達到世界領先地位,車輛及配套件產品,在實施技術改造和提高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鐵路產品銷售收入力爭突破20億元,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全面實施品牌戰略,提升民品發展質量;
民品外貿出口額要占到民品年度經濟總量的40%以上,不斷完善外貿出口管理體制機制;
母子公司體制實現規范化運行,內部市場化機制基本完善,企業文化建設系統實施,人力資源結構合理,員工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三支人才隊伍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主要專業都具有學科帶頭人;
職工住房條件和生活區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加強離退休職工管理工作,繼續做好幫扶救助工作,努力構建和諧企業。
我們深信:晉機集團的各項發展目標必將全面實現!2010年,當我們再次采訪她時,一個更加亮麗的新晉機必將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