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科技入戶增加示范點
2005年,在湖南寧鄉縣、四川雙流縣、內蒙古科爾沁區、山東青州市和黑龍江富錦市五個農機試點縣開展了農機科技入戶示范工程。今年又增加了河北定州市、江蘇江都市、廣西靈川縣、重慶南川市和陜西戶縣。在實施農機科技入戶工程中,國家將在試驗選型、選購、使用技術和維修維護方面給予重點技術支持,引導農民采用新農藝和新裝備,發展農機服務組織,通過組織跨區作業、提供作業信息及技術服務等形式,有效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在主推技術的篩選上,在南方主推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和在北方主推保護性耕作的同時,選擇當地急需的技術;在技術指導員的進選方面,農機和農藝相結合,由單兵作戰向團隊作戰轉變,通過團隊的組織方式針對有效需求提供有效服務;在科技示范戶的遴選上,劃分為核心示范戶、技術應用示范戶和輻射帶動示范戶,其中核心示范戶要少而精,選擇能力強、威信高、有經濟實力的農機大戶。
抓好農業市場信息質量工作
今年的農業市場信息質量工作要扎實抓好七項工作:一是重點啟動首批100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建設工作,力爭主要生產環節標準覆蓋率、標準入戶培訓率、標準簡明手冊入戶率、生產經營檔案率、產品認證率達到100%。二是突出與食用農產品和大宗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相關的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特別是要加強基層質檢機構的建設工作。三是大力清查和整頓農資市場,力爭農藥、復合肥、獸藥產品抽檢合格率提高5個百分點,種子、飼料產品抽檢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開通“12316”投訴舉報服務電話;在去年15個部級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的基礎上,再啟動20個部級試點。四是實施“升級拓展552075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首批扶持100個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加強10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場地掛鉤、質量安全檢測等10項業務功能,重點扶持5家產地批發市場改擴建工程。五是辦好第四屆農交會。六是開展名牌農產品認定,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七是啟動“金農”工程,推進“三電合一”。今年中央扶持新建的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的服務覆蓋面要達到100個縣以上;地方各級農業部門要努力打通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