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喜新厭舊的地方,而一個人能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不斷地發現超級巨星,實在是一個奇跡。
有許多人說,“瓊瑤阿姨捧誰誰紅”。舉的例子居然是什么趙薇、林心如、范冰冰。其實,瓊瑤的名字和華語娛樂界半個世紀的風起云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順著瓊瑤影片梳理,你才知道誰是真正的傳世明星,誰是娛樂圈里的超級大腕。
如果要問第一部瓊瑤電影是什么時候拍的,可能今天已沒有多少人知道了。那是1965年,也就是大陸搞“文化大革命”的前一年。等到大陸開始刮瓊瑤旋風,那是近20年之后的事了。
第一代瓊瑤片明星已經快進入電影史。第一位瓊瑤片女星唐寶云,是最早的《婉君表妹》的女一號,而她在電影里一直是以鄉土片最佳女主角出現的:《蚵女》、《養鴨人家》,這些影片都是臺灣電影史繞不過去的名字。
隨后出現過一個事件,乍看起來和我們的主題無關——是一個導演和一個女演員擦肩而過的事。那還是抗戰名將張振國作引見人,讓這兩位見了面,說這位小姐想當電影明星,但那位導演覺得,這位小姐“雖然面目清秀,但身材瘦削,欲語還羞的樣子,根本不是明星的材料”。那位導演叫李翰祥,那位演員叫歸亞蕾。
幾乎同時李翰祥得到一部小說叫《煙雨蒙蒙》,作者是還沒出名的瓊瑤。他覺得不錯,想拿來拍,可電影公司老板聽說是文藝片,當即拒絕,因為當時流行的是黃梅調——李翰祥最拿手的戲法。但這部小說還是被搬上了銀幕,導演是有“影壇鐵漢”之稱的王引。他啟用了李翰祥不用的新人歸亞蕾做女主角。后來歸亞蕾成為風靡一時的影星,是拍瓊瑤片最多的女演員之一。
我們可以把1972年作為一個界限,此前是瓊瑤電影的古典時代,共出品23部影片。最主要的制作公司是李翰祥自組的國聯和他的老東家邵氏,還有中影和瓊瑤自組的火鳥。
重要的演員,男的首推楊群,帥得不得了的國聯當家小生,他演的《菟絲花》是國聯第一部瓊瑤片,國聯巨制《幾度夕陽紅》也是他的男一號,瓊瑤片古典時代的收山之作《庭院深深》也是他和歸亞蕾擔綱。其他如劉維斌、田野、江明等當時都是臺灣的紅星,只是年代久遠,大家都不太記得了。還有一位是跨越臺灣電影整個全盛期的男演員——柯俊雄,他這個時期演了《啞女情深》、《尋夢園》和《春歸何處》。
女演員中,歸亞蕾這個時期演了6部,算最多了,因為這時還沒有指定一個女演員包攬所有女一號?!稛熡昝擅伞肥撬奶幣?,也是瓊瑤自己最中意的小說,不然不會拍3個版本,20世紀80年代劉雪華演過,90年代又給了趙薇,但表演最好的當然還是歸亞蕾。《尋夢園》也是她的作品。而《庭院深深》中她還唱了主題歌,這是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但熟的大都是蔡琴翻唱的那個版本。
另外就是“國聯五鳳”——李翰祥給國聯公司的五位基本女演員取的集體花名,她們是:江青、汪玲、甄珍、鈕方雨、李登惠。
這里要說明一下,此江青不是作過毛澤東妻子的那個江青,而是一個在邵氏起家,隨李翰祥去了國聯的女演員。當年邵氏招演員,江青被錄取,得到的評價是“會演戲,但不夠漂亮”。開始她只是擔任藝術指導,給別的演員說戲,例如經常給與她一起進公司的方盈說戲。但一次邵逸夫在片場看見江青把一段戲演完后,方盈怎么學也不像,立即決定讓江青當了主角。后來李翰祥與邵氏鬧翻了,自己組建公司就帶走了江青,成為新公司的基本演員。
國聯一口氣拍了6部瓊瑤片,投入最大的是《幾度夕陽紅》,拍的是上下兩部,江青和楊群領銜,國聯五鳳全部到齊。片中還出現了一個今天還時常出現在影視劇里的演員——秦沛,當時他還是個少年,演江青所飾角色的小兒子。
汪玲在國聯五鳳中排名第二,很漂亮,大眼睛,一頭長發,標準的瓊瑤女郎,《菟絲花》中的第一女主角。片中有個演配角的叫艾黎,是名門之后,母親好像是“國大代表”。也是經來頭很大的人介紹給了李翰祥,李翰祥覺得第一印象不錯——起碼好過歸亞蕾,就留下了,安排在《菟絲花》里作配角,而她會錯了意,以為自己和汪玲是雙頭牌,結果拍戲過程中覺得自己戲少了,又是“背影”,氣不過,《菟絲花》拍完后就離開了國聯。后來,汪玲在李行的教導下演技大長;同時她又在自己的形象上下工夫,做了整容,第一次效果很好,拍的《貞節牌坊》,觀眾反響強烈。正是大展宏圖之際,她卻不知見好就收,又做了第二次整容。這下整個成了“萬圣節面具”,從此便從銀幕上消失了。
另一部值得注意的影片是《遠山含笑》,講的是6個中學生在山里探險的故事,出現了一個男演員叫康凱,才16歲,是個青澀得滴水的少年。后來他去服兵役,離開影壇好幾年,等他再回到銀幕上時,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秦漢。片子里還有甄珍,那時她才15歲。她不時在一些片子里露面,但都是配角,例如《幾度夕陽紅》里的嬌小姐,《明月幾時圓》里被欺騙的少女?!睹髟聨讜r圓》中女主角是鈕方雨,演一個電影明星,也愛上了騙人的花花公子。鈕方雨后來成為臺灣歌仔戲名伶,而且是演小生的。但《明月幾時圓》中還出現了一位影星,才是瓊瑤片中曾經出現過的最大牌的演員——她就是胡蝶,演花花公子的姑媽。那時她已經50多歲了,拍過這部片子后不久,她就徹底退出了影壇。
邵氏拍了《紫貝殼》、《寒煙翠》、《船》。動用的演員有當時最紅的何莉莉、井莉、金漢、岳華,還有不會演戲的方盈。
瓊瑤因不滿別人用她的小說賺錢,便自組了火鳥公司,發現了夏凡。但公司運作不太理想,拍了《月滿西樓》、《幸運草》后就結束了業務。公司雖然垮了,但夏凡卻紅了。
如果說“古典時期”的瓊瑤片是滿園春色的話,那么她電影的第二個時期則可被稱為“各領風騷”的時代。其中第一位引領風騷的就是甄珍?!恫试骑w》、《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海鷗飛處》全由甄珍擔綱。配戲男演員有鄧光榮、秦祥林、謝賢。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電影插曲都流傳了下來。為這些影片配插曲的一個音樂人叫劉家昌。劉家昌當時在樂壇的地位很像20世紀90年代的李宗盛,包辦了樂壇的大部分歌曲,能和他分庭抗禮的幾乎只有古月(左宏元)。而古月也給瓊瑤片配音樂,一配就是20年。
1974年甄珍和謝賢拍《一簾幽夢》。片子拍成后,兩人就結了婚。在之前甄珍一直在和劉家昌談戀愛,出現了一些問題,謝賢才插足的。這和《一簾幽夢》的情節很相似,片子里是甄珍和秦祥林扮演的角色在戀愛,謝賢飾演的角色加了進來,甄珍婚后仍不能忘記秦祥林,但最后發現自己真愛的是謝賢。到了1978年,兩人還是離了婚,甄珍又改嫁劉家昌。劉家昌后來把這段生活拍成了電影《秋詩篇篇》,很像瓊瑤片。劉家昌為這兩部電影配了三首插曲:《一簾幽夢》、《詩意》和《秋詩篇篇》,這些歌曲在所有的卡拉OK廳都能找到。
還需要提到的是,前兩首歌原唱是當時臺灣歌壇最紅的歌手蕭麗珠,而不是大家熟悉的鄧麗君。人們有一個誤解,以為鄧麗君給瓊瑤片配了很多插曲。其實鄧麗君只配過一首,就是《彩云飛》中的《我怎能離開你》,片中的主題歌《彩云飛》是尤雅唱的。鄧麗君從來沒有成為瓊瑤的“御用”歌手,大家很熟悉的“鄧版”《在水一方》也是翻唱版,原唱是江蕾。
隨著《一簾幽夢》的“醒”來,甄珍成為少婦,她的“瓊瑤黃金期”也就結束了。星探們又從大街上發現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居然開始了一個真正的明星時代,她就是林青霞。
林青霞拍《窗外》遇到了重返影壇的秦漢,接下來又拍《女朋友》遇到了秦祥林。他們的三角關系,在《我是一片云》中演繹過一回,還好現實中的結局不是片子里那樣,現在都是諸“神”歸位,情有所歸了?!杜笥选返牡诙鹘且彩莻€了得的人物——蕭芳芳,此時正是她事業的低谷,從玉女向搞笑女星過渡的間歇,從香港到臺灣演了一個生活經歷豐富的模特,與單純的林青霞形成鮮明的對比。
大家另一個誤解,是認為林鳳嬌演過很多瓊瑤片,其實林鳳嬌只演過3部:《碧云天》、《浪花》和《風鈴風鈴》,前兩部里都有張艾嘉,而在瓊瑤片中她們都沒遇見過林青霞。這段時間林青霞一人演了11部瓊瑤片,男主角就是“二秦”倒班。
插曲方面這個時段很有進步,每部片子基本都有三四首插曲。特別是瓊瑤自組巨星公司后,歌曲全部自己作詞,左宏元作曲,鳳飛飛主唱。到去年鳳飛飛復出舉辦35周年演唱會,唱了30首歌居然有8首出自瓊瑤電影。大家耳熟能詳的《我是一片云》、《月朦朧,鳥朦朧》、《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到《金盞花》為止,林青霞紅了10年,成了那個年代的純情符號。林青霞去了美國,瓊瑤就開始找接班人了。像胡惠中、蘇明明都被看好過,而瓊瑤最終選的是呂秀菱。男主角除了秦漢還撐了一部戲外,出現了鐘鎮濤和劉文正倒班的局面。鳳飛飛也不唱了,接班的是李碧華,她的《聚散兩依依》、《夢的衣裳》都還不錯,但依然不能達到鳳飛飛的地位……還好,鐘鎮濤和劉文正都能唱。這時回來了歸亞蕾,她開始在每部戲里當一個配角,先是“嫂子”(《聚散兩依依》)、“姐姐”(《夢的衣裳》),然后就包辦了后面所有“母親”形象。
呂秀菱不是很有號召力,1982年林青霞回來,和呂秀菱掛雙頭牌拍了《燃燒吧,火鳥》,這是瓊瑤全盛期結束以后,票房最好的片子。值得注意的是片子最后一個鏡頭:在派對上,林青霞給呂秀菱介紹客人,巨星公司借這個鏡頭推出了幾個新人:劉藍溪、楊翠弦,還有俞可欣。當時的俞可欣還是個像圖好玩在鏡頭前晃了一下的女學生,沒想到多年以后,她竟然將自己同天皇巨星劉德華的情史寫成了書,大賣了一筆。
在《燃燒吧,火鳥》以后,呂秀菱又拍了一部《問斜陽》。而《問斜陽》中出現了臺灣影壇另一位影后楊惠珊。大多數人只記得楊惠珊演過的《玉卿嫂》、《小逃犯》,而不太記得或不太知道她也在瓊瑤片中出現過?!秵栃标枴愤€有個重要發現,那就是當時剛在歌壇上冒頭的費翔,他為電影配唱的主題歌是他早期代表作之一。
下一部電影是《昨夜之燈》,票房慘敗,因此成為瓊瑤電影的謝幕之作。但回頭看看影片的陣容,真是超級豪華。費翔被繼續看好,演了一個配角,還唱了幾首歌,主題歌給了蔡琴。當時他們都是新人,現在還屹立不倒。而男主角是鄭少秋——“大俠”楚留香的扮演者,女主角是陳玉蓮——永遠的“小龍女”,那可能是陳玉蓮時裝扮相最漂亮的片子,可惜現在還記得的人已經不多了。
瓊瑤電影時代結束了,又開始了瓊瑤電視時代,劉雪華雄霸多年,還有俞小凡、趙永馨,以及后來的岳翎、陳德蓉,再到趙薇這一輩。從電影到電視,娛樂圈有點傳奇色彩的東西似乎越來越少了,批量生產加營銷推廣的味道越來越重了。一部接一部地拍續集,選演員就去電影學院低年級學生里找。
那種歸亞蕾被拒絕,或突然在街頭發現林青霞的事情也許真成了傳說。而明星緋聞也只是供報紙一周的消耗,再不能沉淀出一本書或是一部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