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記者 繆立平)第十七屆全國書市(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將于2007年4月23日至29日在重慶舉行。9月2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在京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重慶市副市長謝小軍、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汪俊、新聞出版總署發行司司長范衛平等出席了會議。
鄔書林在會議中指出,根據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從明年起全國書市名稱正式定為“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成為國家重要支持的文化盛會之一,這也回答了之前各界關于書市要不要辦的討論。第十七屆全國書市正式名稱為第十七屆全國書市(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這是更名后的第一屆,具有重大意義,希望各界齊心協力,把這屆書市辦成一個高水平的文化盛會。
2007年恰逢重慶建直轄市十周年,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書市高度重視,做了精心籌劃。首先在時間選擇上就極其用心,據汪俊介紹,第十七屆書市選擇在4月下旬舉辦,主要是考慮這期間有三個與出版、發行和閱讀有關的重要節日,即“4·23世界讀書日”“4·24新華書店成立70周年大慶”“4·26世界知識產權日”。 重慶市在活動安排上也進行了精心策劃,引進了新華書店建店70周年紀念大會、文藝調演及全國新華書店系統職工攝影書畫展三項活動。同時,為了配合宣傳世界讀書日,推廣全民閱讀,第十七屆書市還新創了“六評”“六進”及“三峽庫區對口援助”三項活動。“六評”是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寫書人、出書人、售書人、讀書人、評書人、藏書人評選”活動;“六進”主題讀書活動是針對本屆書市,不設分會場而開展的全國書市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軍營、進機關便民讀書活動。
據介紹,書市期間還將組織全國及港澳臺出版單位,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中國版本圖書館,縣級以上(包括縣級)新華書店,各地民營和股份制發行單位參加出版物及相關產品的展示、展銷和訂貨活動。其中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中國版本圖書館是首次在全國書市集體亮相。
第十七屆全國書市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和新聞出版總署主辦,重慶市新聞出版局、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承辦,重慶出版集團、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協辦。
相關資料:
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已經日益成為增強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重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巴渝文化源遠流長,歷經3000年長盛不衰,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獨特而重要的地位。進入新世紀,重慶的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重慶市作為全國文化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目前已經形成了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和網絡出版門類齊全,編輯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和版權貿易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打造出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出版集團、重慶新華書店集團等一批產業集團,創立了《電腦報》、《商界》等優勢品牌,有近200種圖書和音像制品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全國“飛天獎”等國家級大獎。2005年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凈額87.67億元,利稅10.67億元,資產總額93.53億元。全市新聞出版企業資產達5000萬元的有32家,其中8家資產上億元。新聞出版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0.8%,經濟效益比建直轄市前翻了三番多,重慶出版業已經處于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慶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了文化興市,到2020年把重慶建成與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相適應的文化中心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