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莉的記事簿
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去公司報到的第一天,在樓下看到了一個穿T恤牛仔褲的女孩,背著一個學生樣的雙肩大包,特別顯眼的是,她手里竟然提著一盆蔥翠的綠蘿。
在主管安排的位置上坐好后,我才發現前面正站著一個很熟悉的身影。這不是剛才在樓下看見的女孩嗎,她就是主管提到的跟我同一天來的新同事?
“你好,我叫沙莉。多多合作!”她轉過身,素面朝天的臉朝我笑笑。
接下來的兩周,我和她一起跟著主管了解公司的工作流程,知道我們公司代理的HP產品是全球計算機的龍頭品牌,身為品牌經銷商的業務員,當然面上有光,前景甚佳。
幾十平方米的格子間里開始留下我風風火火的身影,因為業務員的考核指標就是讓業績說話,我不停地拉攏客戶想站穩腳跟,熟讀本公司產品的優勢說明指導書后,盡量以親切的聲音詳細的解說吸引咨詢客。
我專注于客戶,卻忽略了身邊的同事,更不記得同事案頭的電話。有時電話打進來,找的卻是另一個同事,我只好扯起嗓子大聲地叫喊。我覺得自己做得很不錯了,同事們則常滿臉冷漠,沒有謝意地接過電話。
周三例會上,主管舉著沙莉的記事簿大加贊賞,說她第一頁就工工整整記著所有同事的電話,這樣既有條理又利于融洽處理人際關系。畢竟對方的電話號碼是跟記住對方的名字一樣禮貌的事情。
主管與其說是表揚沙莉,倒不如說在批評我,被排擠的不快壓在我胸前。再看沙莉,每天來上班臉上都掛滿了淡淡的微笑,與同事軟言溫語地道好,然后不聲不響地給桌上的綠蘿換水,又不聲不響地坐到電腦前。我盯著她桌上的那些綠色葉子,有點鄙視地想,真正的好業務員,需要的是雷厲風行的做派,而不是植物般的沉靜寡言。
硒鼓事件
李先生在電話另一端抱怨:你們的硒鼓太貴了,多買幾次耗材,我又可以重新買臺激光打印機了,能不能優惠點?
像李先生這樣的小規模用戶,再進設備的頻率很慢,本公司根本沒指望賺取他們多少利潤。我便不耐煩地告訴他,公司的優惠只針對大客戶。
電話里李先生語氣慍怒,指責我態度差勁,讓找主管來投訴。沙莉見我臉色漸變,用手勢和眼神提示我讓她來處理。正好,面對爛攤子我倒想看沙莉如何收場?
她右手卷著電話線,輕聲如蟻地安慰對方稍安勿躁,然后竟幫著對方盤算起來:李先生的公司平均三個月要更換一次硒鼓,硒鼓的單價300元左右,而一臺HP 5100打印機還不足2000元,的確很不合算……
沙莉設身處地的周旋立刻讓對方平靜了下來。掛斷電話后,她還真當作那么回事般地與部門主管商量,能否給李老板這樣的客戶也優惠一些?主管聽了顯然很不高興:“你為客戶著想雖然沒有錯,可要是都像你這樣,公司怎么經營?我們干脆拱手相送好不好?”
我躲在樓梯口聽到他們的談話,對不識時務的沙莉生出幾許同情,如此愚笨的“植物人”估計最終自毀前程。
中午在餐廳撞見沙莉,她郁郁寡歡,正嘀咕著:小客戶也是客戶嘛,誰不是從小業務慢慢做大的?
平常積累的“同事緣”幫了她。我瞥見小張把沙莉拉到一角,神色詭異地告訴她:“你可以建議客戶到器材市場買散裝粉。一根硒鼓裝2次再生粉,并不會影響機器的使用。”沙莉轉身走進茶水間,猜著是用手機將小張的建議告訴李先生了。
本來這事就這么過去了,可令我悔之晚矣的是,由我丟給沙莉這塊難啃的“骨頭”,卻讓她化腐朽為神奇———半月之后,李先生竟給沙莉介紹了一位大客戶,簽了一筆大單。
贈品之爭
我來公司半年之后,業績趨于穩定,和沙莉的業績也在伯仲之間。
年終的回饋活動,部門領到廠家的30只Swatch贈表。我在晨會上建議,因為贈品有限,最好是用于開發新客戶,以購買服務器或批量PC機為起點。末了,我自鳴得意地說,Swatch是貨真價實的瑞士名表,送給新客戶也算是好鋼用在刀刃上。
經理說,“大家覺得呢?”不少同事點頭稱是。接著,經理將目光投向了沙莉。
沙莉抬起頭,不緊不慢地說:“此次年終回饋,顧名思義是感謝老客戶,如果用于開發新客戶,有些文不對題。再說,開發一個新客戶是鞏固老客戶的三倍功夫,顯然是事倍功半。此外,對于‘以購買服務器或批量PC機為起點’,我也認為不妥。相對于大客戶來說,手表這種贈品倒是對小客戶更有誘惑力。何況,對于大客戶公司已有不小的優惠政策,而對長期與我們合作的小客戶還沒有任何回饋,贈品正好可以作為與小客戶感情聯絡的一種補充。”
天!簡直太戲劇化了,我剛才的得意之色馬上換成了莫大的驚訝,她居然當眾與我針鋒相對!我咬著嘴唇,不好發作,雙眼如探照燈般射向她。
沙莉把目光轉向經理,繼續慢條斯理地說:“我認為在市場競爭中,需要拼搶爭斗但要講究競爭的藝術,不能太急功近利。如果我們一味地認錢不認人,將會削減我們的客戶資源。我們很多時候應該更像植物,不斷凈化競爭環境,優化客戶資源,達到‘投桃報李’的效果。”
“沙莉的提議很新穎!”經理一錘定音,小溪戰勝了大海。30塊Swatch統統贈送給了購買打印機、掃描儀甚至是只買耗材的老客戶。
收到年末報表時,經理喜笑顏開,客戶反響一片良好,沙莉的業績名列榜首。
我知道沙莉的獎金肯定比我多出20%,這在公司有考核制度。縱然我不服氣又豈能妄自沖動?況且部門主管已調往分部,經理正物色新主管,從銷售額列表來看我與沙莉都在入選范圍內,我只能按住性子。
緋聞意外
我秉承著戰斗到底的原則,一輪接一輪地與沙莉暗自較量。但無論怎樣風起云涌,沙莉總是表現得鎮定自若,如植物般自由搖擺,似乎從不在意別人的臉色和態度。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扳回個結果來,讓她死得很難看!
機會很快就降臨。那天,我送哥哥的女兒上學,巧遇沙莉牽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的手,滿臉溫馨地進入學校。我了解到,小女孩的父親就是某網絡策劃公司的張董事長。
我敢斷言,沙莉拿下的幾筆大單子,肯定少不了張董的扶持。便開始四處宣揚。不久,同事中對沙莉開始議論紛紛,怪不得,她才來不久就這樣出色,原來是有貴人相助呀。年輕又漂亮,就是資本呀……
沙莉驚愕,辦公室傳得風風雨雨的緋聞打擊,她的委屈隨淚水發泄在衛生間里。看到她這個樣子,我有些于心不忍,好幾次想向她道歉,承認傳出閑話的人是我,想告訴她當初我也是頭腦發熱亂講出來,卻始終沒有這個勇氣。
同事佩服的態度轉變成鄙夷蔑視。只是她依然如故———依然努力地工作,依然視客戶至上,依然輕盈淺笑……一周過去,兩周過去,我們勢均力敵。
當我以為主管寶座非己莫屬時,經理正式宣布了新主管的任命:居然還是沙莉!我非常納悶,經理說,公司高層先前商量一致決定推選沙莉升職,因為她懂得體貼客戶,人性化的擴展業務。后來出現緋聞意外,通過人事部調查證實沙莉是無辜的。
于是全部門包括我都第一次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小女孩名叫妮妮,是沙莉上大學做家教時教的孩子。妮妮很可憐,6歲失去媽媽后患上深度自閉癥,不跟任何人講話。奇怪的是她喜歡沙莉,沙莉在的時候她很乖地讀課文做作業,乖乖上學。上班了,沙莉一直想辭掉家教工作,但聽老師表揚妮妮進步了,敢當眾發言舉手讀課文了,看妮妮小貓一樣地依賴自己,沙莉沒有忍心坦白辭職的想法,所以她抽空還經常去教妮妮。
真是意外,緋聞竟然成了她的事跡!
同事們面面相覷,我一時間羞愧難當。
在樓下的咖啡廳里,經理過來拍拍我的肩膀:“我有話對你說。”
經理微笑著說:“你很聰明,但是有些事情卻做得不如沙莉。你們的矛盾完全是你自己的嫉妒心作怪。今天我來告訴你,你敗在哪里。你不顧一切往前沖,像動物似的咄咄逼人,甚至咬人。相反沙莉則顯得從容淡定、溫潤靜默,就像是一株蔥翠欲滴的綠蘿,有風和日麗的明媚,有風雨無阻的堅韌……”
真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默念經理的教誨,作出正式向沙莉道歉,并與沙莉握手言和的決定。
面對沙莉燦爛的微笑,讓我想起第一次見面時她說的那句“多多合作!”是啊,人與人之間,彼此真正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對決!
編輯 許復